90年前的“金融+谍战”,在《追风者》中看见信仰的力量
创始人
2024-11-02 06:06:47
0

原标题:90年前的“金融+谍战”,在《追风者》中看见信仰的力量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4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90年前的“金融+谍战”,在《追风者》中看见信仰的力量》的报道。

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红色土地燃起星火。1930年前后的中国风起云涌。

那些波澜壮阔的往事吹散在时间的风里,被人拾起来,编织成荧屏故事,历史由此可窥一斑。

以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为创作背景的电视剧《追风者》4月8日在爱奇艺平台正式收官。该剧由王一博、李沁、王阳领衔主演,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战线中金融人才的成长故事。以主角魏若来(王一博饰)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在时代洪流中,一次次做出抉择,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救国道路,实现自我价值与成长。

收官之际,“追风者 学历史”相关词条冲上微博热搜。剧情相关的历史背景引发网友热议。循着剧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等蛛丝马迹,网友随着剧情推进重温历史。

就像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窗,当我们看向《追风者》的时候,我们能看见什么?该剧主创人员从创作层面为观众带来更多思考。

突破传统谍战作品视角

黄浦江边,欧式建筑林立,伴随着船坞声,观众被拉入20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

这是《追风者》开篇第一个镜头,有着熟悉的谍战剧味道。但导演和制片人多次提及,《追风者》并非传统谍战剧,“不能简单定义为谍战剧”。

“《追风者》的视角很独特,它从金融视角切入到谍战斗争,是过去的谍战剧里从来没有过的。”总导演姚晓峰表示。

从1981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谍战题材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开始,国产谍战剧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从国产剧整体来看,谍战剧数量不占优势,却常出高评分精品。近年来,随着网文改编影视作品的兴起,谍战题材影视作品发展也陷入了瓶颈。

“民国谍战是当前影视市场的稀缺题材,”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追风者》总制片人戴莹指出,“《追风者》在这个稀缺题材里有独特的视角,能够成为谍战影视作品赛道里有一定突破性的作品。”

除了谍战影视作品创作视角的突破之外,《追风者》从金融角度对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提供了一种艺术化解读。

姚晓峰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6年时间打磨,将剧中金融战线的故事脉络整理出来。“在过往的影视剧当中,我们了解到的都是一些正面战场的历史。但战争是需要金融来支撑的,《追风者》展现的就是正面战场背后金融战线上的故事。”

“金融战线同样是残酷的,有流血、有牺牲。”剧中,中共苏区为了守住钨砂矿这个经济命脉,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许多红军战士为此献出生命。

除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经济斗争,剧情展开过程中,还展现了国民党内部各方势力与帝国主义势力之间金融角逐的精彩场面,最后层层揭露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当时的国民经济深受其累。

十里洋场的繁华之下,王阳饰演的沈图南有句台词——“上海还有十几万的贫民”。“当时经济不好,国家就会动荡。”姚晓峰在剧中传达了自己对经济与时代关系的理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硬实力,国家必然欣欣向荣。”

着眼信仰建立心路历程

观众看到的剧情与原剧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对主角从选择信仰到坚定信仰心路历程的细致刻画。

总制片人张书维告诉记者:“第一次看到剧本就觉得它像一个大男主传奇。”

因此,导演带领创作团队对剧本做了大规模改造。“剧本一开始缺少什么?我觉得缺少情感和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进行了细致修改,最后这个戏能够真正打动大家的,是立体丰满的角色和饱满的人物情感。”张书维表示。

《追风者》中的主线人物魏若来一开始只是一个从乡下来到上海的会计专业穷学生,有幸被国民党“央行”特别顾问沈图南看中进入“央行”,原以为能在沈图南的带领下“报效国家”,却亲眼见证了国民党内部的黑暗。假币案、建设库券事件相继发生,国民党高官在其中大肆敛财,魏若来的邻居好友被害身亡,他身处其中,也只能成为替罪羔羊。

看清了现实之后,魏若来产生了动摇。之后来到苏区,看到苏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魏若来终于认识到“金融只是一个工具,放在坏人手里就是杀人的刀,放在好人手里是耕田的犁”。“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至此,魏若来完成了他的信仰选择,并投身于苏区金融体系的建设实践中。

“一个人只有置身于真实的环境里,真实地感受过信仰是怎样的,然后当一个信仰解决不了问题,他才会转到另外一个信仰。这个过程,我们在剧本的改动中让它更加的真实化、细节化。”

观众最终看到的是,乱世中,大量的热血青年,以生命的代价,实现他们的报国理想。姚晓峰丰满了人物形象,又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拓宽谍战作品受众群体

在波折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都不曾脱离大时代巨大浪潮的席卷。而现实的考验下,每个人都是矛盾复杂的多面体。

魏若来到江西之后,一开始选择逃避。他说宁可回家去做一个账房先生,像鸵鸟一样缩在那里。剧中的魏若来不是英雄,是普通人。这种人性的东西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追风者》播出后,得到很多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强烈共鸣。爱奇艺播放平台的弹幕上不少网友感慨“这盛世如我所愿”。有学校老师看了这个剧,重新修改了讲课的课件。

“怎么把历史寓教于乐地跟观众去解读,让大家对那段历史有更客观的认知,是导演想在作品里边表达的。”张书维说。

除了人物塑造饱满抓人,剧中服装、置景等细节也十分严谨,营造出真实的环境氛围,吸引观众沉浸其中。

剧中前两集魏若来的衣服有补丁,袜子露脚趾,大衣很不合身,寒门子弟的朴实、寒酸扑面而来。魏若来住的“闸北”拥挤狭窄,阁楼房间内逼仄局促,能让人体会到当时上海平民的生活艰难。

“魏若来坐黄包车从‘闸北’经过铁桥检查口进‘央行’,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姚晓峰说,“历史上的上海就是这样的,租界和平民区落差很大,像两个世界。”

配合剧集的播出,主创团队还开发出幕后栏目“老姚说戏”,听导演讲一些幕后创作的故事。这个跟着剧情解读历史的小栏目,意外地收获了许多年轻观众。张书维告诉记者,“很多年轻人说特别期待‘老姚说戏’出个系列。这也是这个剧带来的社会意义。”

“第一代共产党人身上那种信仰的力量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怎么能感染到观众?创作这个剧我就希望能去找到第一代共产党人身上信仰的根源。”姚晓峰表示,“我希望观众能通过这部剧看到自己所身处的时代,在历史中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明清时代的殿试之后,考生按照名次被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进士及第者属于一甲,获得进士出身的属于二甲,...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许多人声称要匡扶汉室,但实际上,他们多数只是借着这一口号来谋取个人私利,借此招兵买马,壮大...
原创 李... 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点个“关注”。点亮那一个小小的关注按钮,我会在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您绝对不...
原创 巴...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布下埋伏,成功杀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父亲李渊将太子...
曹操一道军令放生赵云?夏侯惇若... 一、长坂坡的“神话”与历史的裂隙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的硝烟裹挟着刘备军的溃败席卷而来...
原创 诸... 在陕西省汉中市一处偏远的山区,考古学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结构独特的古墓。这座墓葬的周围布满...
原创 苏...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具有多重层次的历史进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将苏联的崩溃归因于美国...
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济南5月19日电 题: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记者袁敏   5月17日,在...
原创 最... 新朝建立后,因王莽改革的失败,导致社会动荡,群雄逐鹿,许多军阀割据一方。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南的...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英雄事迹和征战四方的成就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关于这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