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皇后,司马光曾高度评价她:后仁恕节俭,不妒忌,帝甚重之。在大众眼中,乙弗皇后不仅出身显赫、容貌美丽,还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自从与丈夫元宝炬结婚以来,两人的感情一直十分深厚,在长达15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育有12个孩子。尽管大多数孩子早早夭折,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然而,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这段理想化的婚姻在元宝炬登基为帝的那一刻戛然而止。登基之后,元宝炬很快就废除了乙弗皇后,并迎娶了柔然公主郁久闾氏。这一举动让整个朝廷乃至天下都为之震动。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元宝炬作出如此决定呢?乙弗皇后究竟犯了什么错?大家都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在他们眼中,乙弗氏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首先,乙弗皇后的家世无可挑剔。她的父亲乙弗瑷是北魏的重要大臣,家族世代为官,权力和地位都非常显赫,深受朝廷的重用。甚至,皇帝还将自己的女儿——淮阳公主嫁给了乙弗瑷,而淮阳公主正是乙弗氏的母亲,母女关系非常亲密。作为家中的长女,乙弗氏得到了母亲更多的宠爱和照顾。尽管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较低,但淮阳公主依然对乙弗氏倾注了满满的爱。 本来,淮阳公主并没有太多的野心,她只希望乙弗氏能够平平安安地成长,过上幸福安稳的一生。然而,随着乙弗氏逐渐长大,母亲开始发现她与众不同。乙弗氏不仅长得极为美丽,而且才思敏捷,琴棋书画、四书五经样样精通,每一次学习都能快速掌握,并提出独到的见解。看到女儿如此聪慧,淮阳公主和乙弗瑷决定给予她最好的教育,聘请最优秀的老师来指导她。乙弗氏的性格也变得更加沉稳大气,她能够讲解许多道理,往往比成年人更为透彻。乙弗瑷常常感叹道:如果她是个男子,未来必定大有作为,甚至可以高居显位。 有一次,乙弗瑷在家宴上和亲戚们讨论孩子的事情,酒过三巡后,他不禁表示遗憾,如果乙弗氏是男孩,必将成为一位出类拔萃的栋梁。亲戚们安慰他说,女儿也能有自己的幸福,甚至可以通过婚姻继续传宗接代。大家虽然开玩笑地说这些话,但可以看出乙弗瑷对这个女儿的深厚感情。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较低,她们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担任官职,因此她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婚姻和生育上。随着乙弗氏年龄的增长,淮阳公主和乙弗瑷开始为她的婚事感到焦虑,毕竟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应该嫁给什么样的人呢?最终,淮阳公主决定将她嫁给自己的侄子元宝炬。 元宝炬是淮阳公主哥哥元愉的儿子,作为皇亲国戚,两家门第相当,地位匹配。乙弗氏和元宝炬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彼此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乙弗氏得知自己将嫁给元宝炬时,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在她眼中,元宝炬就像是那些英雄传记中的人物,既有勇气,又有魄力,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在16岁那年,乙弗氏按家中的安排,嫁给了亲表哥元宝炬。这段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但他们的婚姻依然充满了幸福。婚后不久,乙弗氏便为元宝炬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元钦,后来成为太子。孩子的诞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公元535年,元宝炬登基为帝,建立了西魏,次日便册立乙弗氏为皇后,同时封元钦为太子。随着元宝炬成为皇帝,他对乙弗氏的关心逐渐减少。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在大臣们的建议下,他迎入了更多的后宫妃嫔。尽管如此,乙弗氏依旧在元宝炬心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从他们共同抚养的12个孩子便能看出这一点。尽管因为种种原因,12个孩子中的大多数早夭,但这并未影响乙弗氏的地位,也没有改变她在元宝炬心中的地位。 作为皇后,乙弗氏的教养逐渐展现出来。她对待后宫的妃嫔始终保持着长姐的姿态,关心她们的日常生活,从不嫉妒任何人。当一些嫔妃因嫉妒乙弗氏深得宠爱而在背后设置障碍时,乙弗氏不仅没有责怪她们,反而会温和地与她们沟通,教她们如何更好地照顾皇帝,如何赢得皇帝的信任。 即便后宫充斥着争斗和尔虞我诈,乙弗氏依然能够以宽容大度的心态去应对,她关心宫女们的福祉。若宫女犯错,其他嫔妃或许会严厉惩罚,但乙弗氏总是温言细语地教导她们,帮助她们改正错误。乙弗氏的宽容和大度让她在宫中外都备受尊敬,连朝廷的大臣们也都对她赞不绝口。与宫中其他嫔妃们相比,乙弗氏的生活方式显得极为简朴。尽管她本可以过上更加奢华的生活,但作为一国之母,她始终保持节俭。她的饮食简单,一日三餐只吃普通的饭菜,鸡鸭鱼肉仅在节庆时才出现在她的餐桌上。贵重的金银首饰她只有一两套,只有在重要场合才会佩戴。乙弗氏对奢华生活保持着极高的克制,她心中最重要的,是那些在她保护下安享和平的百姓。 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皇后,最后也未能逃脱元宝炬的背叛。随着元宝炬登基,朝政日益动荡,许多旧朝遗臣对他心怀不满。尽管元宝炬想要除去这些旧臣,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做到。当柔然部落开始在边境骚扰时,元宝炬决定亲自出征,但丞相宇文泰劝他暂时放下兵戈,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最终,在乙弗氏的劝说下,元宝炬同意与柔然结成婚姻联盟。于是,乙弗氏的命运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