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刘备的成长之路,用今天最流行的说法来看,也算是一条“草根逆袭”的路。毕竟,刘备最开始不过是一个织席贩履的小人物,最后却能够成为一位开国的皇帝,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真的是相当了不起!
不过,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刘备的成长历程,在我看来,至少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来看,刘备能够成功,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他自己。
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今天我们只聊小说,不讨论历史!
说到刘备最应该感谢的人,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关羽、张飞和诸葛亮。毕竟,如果没有关羽和张飞一开始对刘备的支持,刘备即便心怀匡扶汉室的志向,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实现这个梦想。再者,如果没有诸葛亮从草庐中走出来辅佐刘备,即便刘备手下有关羽和张飞这两员猛将,又怎么可能在群雄并立的动乱时代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呢?
虽然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对刘备的帮助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他们每个人对刘备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仔细思考,刘备最应该感谢的人,并不是他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人的帮助,关羽、张飞和诸葛亮都得靠边站。这个人,就是刘备的叔叔。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刘备所谓的“贩屦织席”并不是他成年之后才开始的,而是他从小就已经靠做这些工作维生。这也表明了刘备家庭的贫困状况,可以想象当时的他生活是多么艰难。
然而,刘备的一句玩笑话,却引起了叔叔刘元起的注意。刘备随口说出“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的话,让刘元起意识到,刘备并非普通人。从此,刘备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如果没有叔叔刘元起的帮助,刘备能不能活下来都成了一个问题。如果刘备因为贫困而饿死了,那后面的故事又从何谈起?即便刘备没有死,如果仅凭他的家庭状况,他最多也只能做个小商小贩,根本没有机会拜师郑玄、卢植,更不可能和公孙瓒等人成为朋友。如果没有和这些有名的学者和豪杰们接触的机会,刘备怎么会有机会参与讨伐黄巾起义,怎么可能在十八路诸侯中脱颖而出,名声大振?
因此,叔叔刘元起对刘备的帮助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刘备日后的命运。刘备最应该感谢的人,当然是他自己,这一点应该没错。
大家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下评论!
下期预告:张飞为什么会帮助落魄的刘备?难道就仅仅因为那一声叹息吗?敬请期待虫子天下为你带来的更多精彩文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