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明朝的朝堂制度相比前面的王朝有了不少改进。首先,废除了宰相的职位,这样皇帝就可以亲自掌握全国的政务。其次,设立了内阁,这个新机构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减轻了他的一部分负担。内阁的出现,让很多事务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处理,处理完成后再向皇帝汇报,这样皇帝就能省下很多时间,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许多皇帝开始不太关注政务,导致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掌控了整个朝政。
今天要讲的故事,涉及一位内阁的大臣,他在明朝历史中被称为大奸臣,但令人惊讶的是,当皇帝查抄他的家时,竟然发现他的家里一贫如洗,甚至比许多遵纪守法的清官还要贫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一切要从嘉靖皇帝说起。嘉靖皇帝继位后,继承了前代皇帝的一些做法,喜欢研究一些跟政治无关的事物。比如,嘉靖皇帝对麦丽素非常感兴趣,他更关心自己是否能长生不老,而不是百姓的疾苦。在这种治国方针下,内阁实际上成了朝政的核心,负责处理国家大事。然而,嘉靖皇帝遇到了一位非常称职的大臣——夏言。夏言是朝廷中的少数清官之一,当时他担任内阁首席大臣,并且以公正廉洁著称。他将自己的正直性格带入了朝堂,推动了朝廷风气的清明。
不过,夏言并不满足现状,他认为明朝的江山是属于朱家的,真正的权力应该由皇帝掌握,而不是由外人来代替。夏言觉得,如果继续由外人掌握政权,皇权就会变得模糊。因此,他开始劝谏皇帝,建议他不要总是沉迷于个人的兴趣(如麦丽素),而应该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渐渐地,嘉靖皇帝对夏言产生了不满,觉得夏言多管闲事,于是将他革职,命令他回家,不再参与朝政。
然而,内阁首辅一旦被撤掉,必须有人来接替,否则皇帝依然没法安心处理自己的个人事务。于是,嘉靖皇帝提拔了严嵩接任内阁首辅一职。严嵩原本是南京的官员,后来因为在北京述职时表现出色,深得皇帝宠爱,于是被提拔为北京官员。严嵩非常善于写文章,而且擅长迎合皇帝的喜好,嘉靖皇帝对他十分喜爱。
夏言被撤职后,嘉靖皇帝为了找一个不会干扰他个人生活的内阁首辅,最终选择了严嵩。严嵩是皇帝的亲信,但他在治理朝政方面却显得不太得力。在他的治理下,朝廷内官员普遍接受贿赂,整个国家的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而作为内阁首辅,严嵩自己也不例外,他收受贿赂,把金子打造成奢华的生活用品,过得极为奢侈。
这种情况没持续太久,许多朝臣向皇帝揭发了严嵩的不法行为。恰好,有个江湖术士进宫,说严嵩将来会威胁到嘉靖皇帝的生命。嘉靖皇帝一向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听到这样的预言后,他大为震惊,决定下令抄家查办严嵩。然而,当太监回报时,却告诉皇帝,严嵩的家中除了金制的生活用品外,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一般的财富都找不到,最终只能封锁他的住所,什么也没查到。
皇帝听后大感困惑,严嵩不就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奸臣吗?怎么查抄时竟然什么都没有找到?
其实,严嵩收受的贿赂都在他的家里,只是太监们没有识别出来。严嵩虽然是奸臣,但他非常喜爱字画。每当有人向他行贿时,他都会把钱用来购买古代的字画等艺术品。因此,虽然他收受了大量的贿赂,但这些钱最终都转化成了字画,导致在查抄时,除了他日常使用的金制用品,其他什么都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