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接近一百年的历史中,发生了许多战争,但其中有三场战争被认为具有决定性意义,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场战争不仅影响了三国的未来发展,而且都由谋士们的智慧策划,令这些战役十分精彩,结局也往往出人意料,且都是少数兵力战胜多方军队的经典案例。
每一次战争结束后,双方的实力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夷陵之战标志着三国历史从前期过渡到中后期的重要转折点,经过这场大战后,魏、蜀、吴三国的领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基本保持不变,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确立,混乱的局势终于平息。
在这场战役前后,曹操、刘备等人物相继去世,司马懿、魏延等后来的重要人物开始主导三国的未来走向。夷陵之战的爆发,起因主要是关羽的死。武圣关羽曾以水淹七军震惊华夏,但不到半年,他就惨遭失败,最终死于麦城。关羽的死让刘备痛心疾首,誓言要为关羽复仇,亲自带领大军攻打江东。
刘备在情绪激动之下,急于复仇,失去了冷静。吴国为了安抚刘备的怒火,派出了诸葛瑾进行劝解,结果反而使刘备更加愤怒,最终决定进军江东。刘备指派张飞前往江州与自己会合,然而在途中,张飞因酒后失态被杀,凶手逃入吴国。三兄弟中,仅剩刘备一人,他再也无法控制局面。最终,刘备带领蜀国精锐大军进攻吴国。
吴国方面,孙权派遣了陆逊,曾击败关羽的陆逊一度令刘备连战连捷,势如破竹。仅仅一个月,刘备的军队就已深入吴国境内数百里。吴国见抵挡不住,决定不与刘备直接交战,选择了拖延战术,不与蜀军正面冲突,令刘备陷入困境。经过半年多的僵持,吴国不断消耗蜀国的军力。
当诸葛亮看到刘备所布置的防御图后,便预感到局势不妙。为了逼迫吴国交战,刘备每天都采取激烈的言辞挑衅,想激怒吴国,然而吴国对此并未做出回应。陆逊察觉到蜀军气势低落,猜测刘备的军队可能有动摇,于是他派人装扮成农民偷偷侦察蜀军的位置。在确定蜀军的驻地后,陆逊决定采取火攻策略。蜀军驻扎在深山密林之中,周围环境干燥,极易引燃。
陆逊趁机放火,火势蔓延得极快,蜀军一时混乱。趁此机会,陆逊指挥吴军发起进攻,将蜀军彻底击溃。此战过后,刘备的身体日渐衰弱,蜀国也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内部分裂,发生叛乱,许多重要将领和人才也因此丧命。这一战后,蜀国再也未能恢复昔日的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