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将门出将”,唐朝虽然不像北宋那样有很多著名的武将世家,但也有一些家族培养了杰出的将领。例如薛仁贵的家族,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在唐朝历史上,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武将家族,虽然他们的名声不如薛家将,但他们对唐朝的贡献却远远超过了薛家。这家族的父亲拯救了唐朝的江山,儿子则成为了唐朝中兴的名将。那么,这个家族到底是谁呢?
一、唐朝名将
我们可以把这个家族称为“李家将”,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李晟。他是甘肃临潭人,祖父李思恭和父亲李钦都是唐朝的边疆将领。李晟身材高大,六尺的个头,勇猛异常,而且非常擅长骑射。受家族背景的影响,他在十八岁时便投身军旅。那时,唐朝的大将王忠嗣正在与吐蕃作战。吐蕃军中有一名勇猛的将领,屡次杀伤唐军士兵,王忠嗣于是决定招募能射箭的士兵来应对这位将领。
李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一箭射中了这位吐蕃骁将,成功击毙对方。王忠嗣大喜,重赏李晟,并拍着他的后背说道:“此万人敌也!”此后,李晟在西北战场上屡建战功,官职也逐渐得到提升。773年,他率军成功解救了被吐蕃包围的凤翔节度使马璘,凭此功绩被封为合川郡王。但由于马璘嫉妒李晟的战功,二人关系紧张,因此李晟被调入朝廷,进入神策军服役。
二、救驾功臣
781年,魏博节度使田悦叛乱,并且得到了其他藩镇的响应。唐德宗于是派李晟率神策军前去平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李晟屡战屡胜,叛军坚守不出,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就在这时,长安附近发生了兵变,泾原军哗变,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不得不逃往奉天。朱泚派兵围攻奉天,局势变得非常危急,唐朝的命运岌岌可危。
李晟收到勤王诏令后,立即率军返回关中,他凭借少数兵力成功击败了叛将李怀光和朱泚,收复了长安。唐德宗听闻后,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称赞李晟是“天生晟,为社稷万人,岂独朕哉!”回到长安后,唐德宗不仅重赏李晟,还将他改封为西平郡王。李晟于793年去世,享年67岁,唐德宗亲自前往望春门送葬,并命令所有文武百官在路旁为李晟送行。
三、中兴名将
李晟有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个早夭。剩下的十二个儿子大多数都是武将,最出色的当属第八子李愬。凭借父亲的功劳,李愬历任协律郎、卫尉少卿、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等职。虽然李愬与父亲一样“有筹略,善骑射”,但直到后来才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
当时,唐宪宗正在对淮西用兵,但连续派出的将领都战败了。李愬毛遂自荐,最终在宰相李逢吉的推荐下,被任命为随唐邓三州节度使,负责西路唐军的指挥。当时,唐军屡战屡败,李愬的名气也不大,所以叛军并未对他放在眼里。然而,李愬到任后,立即整顿军队,鼓舞士气。817年,他带领唐军在一个雪夜成功袭击蔡州,彻底平定了淮西的叛乱。各地藩镇听闻后纷纷归顺,唐朝实现了统一。李愬于821年去世,年仅49岁。值得一提的是,李晟和李愬都被分别配享唐德宗和唐宪宗的庙庭,父子二人同享庙庭,这是唐朝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荣耀。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