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曹操心情沉重,充满了懊悔与自责。在与谋士们的对话中,他不禁感慨,如果当时郭嘉还在身边,或许战局会有不同的结果。然而,曹操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他的其他谋士在这场战斗中毫无作为。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叙述,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的谋士徐庶曾展现出了非凡的眼光,他是唯一一个看穿庞统连环计的人。庞统的计划是通过连环船将曹军困于火海,然而徐庶凭借自己深邃的智慧,识破了这一阴谋。然而,由于他与庞统以及诸葛亮之间的深厚友情,并且他心中仍然怀有对汉室的忠诚,徐庶最终选择了保持沉默。正因为他的这一决定,庞统的连环计未能得以施行。随后,徐庶以防御西凉马腾和韩遂为名离开了曹营,将庞统的密谋带走,意图为日后做进一步打算。
至于曹操为何会轻易被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所欺,原因有两点。首先,火烧赤壁的计划本身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连环计,层层的计谋让曹操难以完全看透真相;其次,曹操的个性复杂,虽然他是个狡猾、疑心重的军事指挥官,不易轻信他人,但要想成功迷惑他,必须要有非常高超的智谋。再者,这种智谋还必须深入理解曹操的性格,以及魏国的全局局势。赤壁之战正是一场智慧的较量,各种计策和谋略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精密的局。
这场连环计的第一步便是离间计。周瑜通过伪造信件,设计了一个精妙的圈套,诱使蒋干制造出蔡瑁与张允勾结的假象,并借此虚假信息通过蒋干传递给曹操。这一计策让曹操对蔡瑁与张允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最终他亲自命令斩杀这两位在水战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将领,从而使得曹军的水军力量遭受了重大损失。
紧接着,苦肉计随之实施。周瑜与黄盖的出色演技成功让曹操信以为真。这个计策的成败完全依赖于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几个人,其他人对此全然不知。为了增加这一计谋的可信度,周瑜派遣阙泽作为使者,游说曹操相信黄盖是真心投降。阙泽凭借其出色的口才和不怕死的勇气,成功增强了曹操对火攻计划的信任,为后续行动奠定了基础。
就在此时,为了进一步确认情报的真实性,曹操释放了蔡中和蔡和两名内奸。他们递交给曹操的信件,使得曹操对黄盖投降的意图深信不疑,进而更加相信火攻计划的可靠性。此时,程昱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但由于曹操的多疑性格以及他对火攻计划的执着,程昱的警告并未得到曹操的重视。
然而,最为关键的戏码还在后面,那便是铁索连环计。庞统凭借蒋干的推荐,获得了曹操的极高信任,成为实施连环计的核心人物。庞统能够赢得曹操的青睐,除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传说外,还因为他的连环计显现出了非凡的谋略,得到了许多曹魏武将的赞赏。
在这一过程中,荀攸与程昱均察觉到了潜在的危险,但他们并未向曹操发出警告。或许是因为孙刘联军的行动非常谨慎,曹操渐渐陷入了他们精心布下的陷阱。即使他们提出警告,曹操也未必会信服,因为他始终认为,周瑜和诸葛亮并不具备让他二十万大军落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