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清照改嫁后为何又离婚?野史记载,丈夫偷了她的一件国宝
创始人
2025-11-16 09:01:12
0

提起李清照,多数人想到的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愁绪。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在晚年还经历过一段狗血的婚姻。她50多岁改嫁,短短百天就坚决要离,甚至不惜坐牢也要摆脱丈夫。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讲清楚这段事,得先说说李清照当时的处境。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了。她和丈夫赵明诚带着家里的文物古籍南逃,一路颠沛流离。没过多久,赵明诚病逝,只留下李清照和一大堆珍贵藏品。

一个寡妇带着这么多宝贝,在乱世里就像抱着金子走路,危险可想而知。她一路逃亡,藏品丢的丢、被抢的抢,心里又怕又累。这时的她,早已不是那个写“常记溪亭日暮”的少女,只想找个依靠安稳度日。

就在这时,张汝舟出现了。他是个小官,嘴特别甜,对着李清照嘘寒问暖。他知道李清照有学问,还故意装出欣赏她才华的样子,经常跟她聊诗词。更重要的是,他反复承诺会帮她保管剩下的藏品,护她周全。

李清照那时候已经53岁,孤独又疲惫。面对这样一份“贴心”的关怀,她动了心。没多想就答应了婚事,原以为是找到了晚年依靠,没想到跳进了更大的火坑。

新婚没几天,张汝舟就暴露了真面目。他根本不是欣赏李清照的才华,而是盯着她手里的文物。之前装出来的温柔体贴,全是为了这些宝贝。一旦婚事敲定,他就立刻变了脸,开始索要那些古籍字画。

李清照当然不肯给。那些藏品是她和赵明诚一生的心血,更是乱世里的精神寄托。可张汝舟根本不管这些,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不仅对她冷嘲热讽,甚至还动了手。

更让李清照心寒的是,她发现张汝舟还有个大秘密。这个人的官职是靠作弊得来的,根本不是凭真本事考上的。在当时,科举作弊是重罪,一旦查实要判重刑。

野史里还提到一件事,说张汝舟见硬要不成,竟然偷偷摸走了一件国宝级的藏品——《赵氏神妙帖》。这是赵明诚家传的宝贝,李清照平时看得比命还重。这件事彻底断了她的念想,她下定决心要离婚。

可在宋朝,离婚哪是女人说离就能离的?当时的法律有个奇葩规定,妻子告丈夫,就算丈夫真的有罪,妻子也要跟着坐牢两年。周围人都劝她忍忍,毕竟一把年纪了,坐牢太遭罪。

但李清照是谁?她是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女子。她宁可坐牢,也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她收集好张汝舟作弊的证据,直接告到了官府。

官府一查,证据确凿。张汝舟被除名流放,两人的婚事也判了离。李清照真的坐了牢,好在她人脉还在,朋友们帮忙疏通关系,只关了九天就放了出来。这场百天的婚姻,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

很多人不解,以李清照的才情和见识,怎么会看走眼嫁错人?其实仔细想想,这也不难理解。再厉害的人,在孤独脆弱的时候也会有软肋。她不是败给了张汝舟的花言巧语,是败给了乱世里对安稳的渴望。

那场离婚,不仅是摆脱一个渣男,更是她对尊严的坚守。在那个女人只能依附男人的时代,她敢为了自己的底线对抗整个世俗,这份勇气比她的诗词更动人。至于野史里偷国宝的说法,真假难考,但张汝舟贪图财物的心思,却是板上钉钉。

李清照的一生,前半段鲜衣怒马,后半段颠沛流离。可不管境遇多惨,她始终没丢了骨子里的傲气。这场短暂的婚姻,成了她人生里的一段插曲,却也让我们看到了才女之外,更真实、更有骨气的她。

要是换作你,在晚年孤独无依的时候,会为了安稳妥协吗?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才女的传奇故事,来评论区聊聊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德国要步美国后尘了?欧盟准备对... 在全球经济的复杂舞台上,德国内部的焦虑和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防范再次爆发。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
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库平一两银币... 一、时代困局:“圆两之争”中的北洋造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末币制改革已陷入“圆两之争”的...
原创 土... 1449 年秋,土木堡的黄沙被鲜血浸透。当地百姓战后捡拾遗骸,发现断剑上还挂着绣金的补子 —— 那是...
“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 11月15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合办,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
东西问|短评:为何说汉学源自中...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为何说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 中新社记者 徐皇冠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
国家图书馆“文津阅新”举办《中... 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 宋雪)11月14日,由国家图书馆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文津阅...
刘志霞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简介 刘志霞,书法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委员会委员,西安市未央区、雁塔...
健康生活从阅读开始!三本养生书...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与养生。其实,养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延长生命,更在于提升生活质量,让...
原创 苏...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以雷霆之势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曾经骄横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