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尽管我们身处北方,无法亲自体验划龙舟的乐趣,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纪念这一节日。比如,去附近的池塘边采些芦苇叶,自己动手包些粽子,既能享受美食的滋味,又能怀念那位在公元前2000年投身汨罗江的伟大人物——屈原。
秦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壮丽篇章,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会发现,屈原在当时的楚国,堪称反秦的先锋人物。他最早提出了秦国是虎狼之国的警告。根据《史记·屈原列传》的记载,当楚怀王准备前往秦国与秦国会盟时,屈原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去劝阻。他激动地说道:秦国乃虎狼之国,不可信! 然而,历史的车轮让人唏嘘不已,正是这片屈原所视为虎狼之国的土地,最终完成了对整个中华大地的统一,为今天的中国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屈原虽然被昏君流放,但他始终心系国家,誓言要抗击秦国。然而,当他得知秦国再次进犯的消息时,他感到力不从心,最终在绝望中选择投水自尽,以此了却自己心中的壮志。 屈原所在的楚国,在当时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疆域辽阔,几乎可以与其他国家的总面积相提并论。正是由于楚国的强大,它成为了秦国必攻之地。秦国的崛起,伴随着极端的血腥与暴力,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已经转变为一台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秦军的士兵,凭借杀敌立功换取爵位,获得的荣誉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还能改变整个家族的未来。正因如此,秦军在战场上异常残忍,屠戮毫不手软。 在这种大背景下,屈原所处的楚国不得不成为秦国的主要打击对象。公元前312年,楚国与秦国爆发了全面大战,秦军迅速攻占了楚国的汉中郡,斩首数万;一年后,秦国又攻占了楚国的召陵,并成功将巴蜀(即今天的四川省)与关中腹地连通。此后,楚国再也无法有效反抗秦军的进攻。 当屈原步入仕途时,正是楚国联手六国抗秦的关键时刻。楚国一度出现复兴的迹象,并被推举为六国的盟主。然而,命运却没有站在屈原这一边。楚怀王和楚顷襄王两位国君昏庸无能,无法有效领导国家。公元前299年,楚怀王甚至被秦国以谋略诱骗至秦都咸阳,最终死于秦国。而此时,秦国在强大君主秦昭襄王的领导下,风头更劲,白起也成了赫赫有名的战神。公元前280年,白起大举攻伐楚国,迫使楚国割让了大片土地;一年后,白起再次进攻,攻陷了楚国的鄢、邓等多个城市。公元前278年,白起再次亲率大军进攻,成功占领了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为了刺激楚军与其正面决战,白起甚至派兵焚烧了历代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这些惨痛的战役让屈原痛心不已,但他已无法改变局势。 屈原在仕途上因屡次直言上疏,得罪了当政的楚顷襄王和权臣们,最终被流放至南方的荒凉地区,整整长达16年之久。在这期间,屈原听闻楚国接连失利的消息,甚至连都城都已沦陷,历代楚王的陵墓被焚毁,这一切让他痛苦不已。看到百姓疾苦、国家破败的局面,屈原的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如果不能亲自抗敌,那就以死报国。最终,他选择在汨罗江自尽,以此表达他对国家、对理想的忠诚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