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姜维和诸葛亮不北伐,败局已定!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创始人
2025-11-14 01:01:49
0

姜维和诸葛亮未能成功北伐,蜀汉的败局几乎已经注定了。姜维是否真的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呢? 即便蜀国想要增强人口、经济和粮食的力量,也并不具备与其他国家抗衡的条件。首先,魏晋地区人口众多,粮食产量也高,经济中心更是在中原地区。再加上曹操早年实施屯田制,使得魏国在解决人口和粮食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因此,蜀国即使死守也是迟早的事情,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打开汉中的关口,切断西凉地区与中原的联系,阻断人员和物资的流通。理想情况下,甚至可能不需要动刀兵,就能占领西边的两州,这样就能保证征战中原所需的战马供给。而如果东吴北上,蜀国一旦能成功占领这一片区域,不仅能控制黄河流域和河东一带,还能在经济、粮食、人口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进而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喘息空间。虽然这种情况难度极大,但无论如何,北伐的决策本身并不算错。

我们可以把姜维和蒋琬看作是主张征伐的军事领导人,而费祎则是主张内政的领导者。历史上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把姜维当作诸葛亮的接班人。实际上,姜维不过是一个投降的将领,在诸葛亮生前,他与蒋琬、费祎、杨仪、魏延等人共事,地位远低于这些人。诸葛亮曾夸奖姜维聪明,但那更多是对待降将的一种常规礼节。 姜维的职务应当是丞相府的右领军,远低于魏延等人的军事职级,根本无法进入丞相府的权力核心。像姜维、马岱、王平这些人,都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不再受压制、为了集中权力逐渐提拔起来的。实际上,诸葛亮真正托付的接班人是蒋琬,而蒋琬则把政权交给了费祎。你可以看出,蒋琬和费祎对北伐的看法与诸葛亮极为相似。

费祎主张发展经济,回顾今天的形势,无论对错,蜀国要想与魏国抗衡,单纯发展经济是无法赢过对方的。魏国的九个州若发展起来,蜀国仅凭经济实力是无法抵挡的。但如果蜀国能确保经济稳步发展,魏国的军队也无法越过秦岭。如果按费祎的观点,蜀国若能坚持发展经济,至少不至于在这么早就灭亡。 姜维的上位其实充满了戏剧性。姜维俘虏了敌将郭修,而郭修后来却刺杀了费祎。姜维接管了北伐的重任,开始频繁发动军事行动。个人觉得,这一过程或许还可以从阴谋论的角度分析一下。至于蜀国人才断档的问题,这也是蜀汉政权无法回避的现实。刘备和诸葛亮一开始是外地人,来自河北和荆州,他们与益州本地的士族关系并不好,相反,他们更倾向于与法正、孟达等东州派合作。

你可以理解为,一群外来人占据了益州,依赖当地的资源,但却不给当地士族很高的职位。益州有很多预言家,他们预测出对刘备不利的事情,但这些人最终都被刘备处死。还有一些益州的名士也遭到了蒋琬和诸葛亮的弹劾。实际上,刘备并未与当地的大族建立密切关系,这使得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进入蜀汉的政权体系。等到诸葛亮等人去世后,蜀汉朝中就没有可以担纲的大臣了。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蜀汉政权本身就太过脆弱,无论如何发展都难以取胜。真正的三国局势,还是像历朝历代一样,孙权和曹操主导南北争霸,而刘备不过是从夹缝中艰难崛起的小势力,依靠一些小计策占据了一方土地。最终,蜀汉注定会被孙权和曹操分割,无论诸葛亮、姜维等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这一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陶... 《——·前言·——》 陶谦在临终时,将三员猛将交给刘备,原本这应该是他稳固徐州的有力保障,但刘备...
原创 为... 1852年9月,太平军对长沙南门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尽管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清军最终逐渐稳住了防线,太...
原创 苏... 苏联公告撕碎日本幻想:原子弹竟是“虚晃一枪”? 【前言】 当东京街头响起天皇终战诏书时,没人想到这份...
原创 赵... 赵构对岳飞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我们通常知道岳飞是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但事实上,背后...
平均220万美元 中国内地高净... 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但高净值人群对艺术品的投资仍逆势增长。 11月13日,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
原创 汉...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东汉朝廷正式实施废史立牧政策。从此以后,朝廷任命州牧成为汉末各地大军阀的标...
原创 杨...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传说中的美人,名叫杨玉环。她不仅拥有令人惊艳的容颜,更因其美貌成为了四大美女之一。...
原创 最... 说到清朝的恭亲王,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恭亲王奕?——他是近代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清朝道光帝的儿子,咸丰...
原创 清...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清朝军事和行政体系的基石,长期被认为是保持国家稳定和国力的重要支柱。表面上,这一制度...
原创 朱... 金庸的江湖世界,恩怨纠葛通常局限于个人之间,很少涉及到门派之间的激烈斗争。然而,在《倚天屠龙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