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尤其是在唐朝时期。她不仅是唯一一位自己称帝并更改国号的女性皇帝,而且她的统治和形象在后世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她的统治在唐朝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下接盛世的“开元盛世”,因此被认为是唐朝走向鼎盛的重要人物。
在武则天临终之前,她秘密地将曾经被废除的太子李显接回洛阳,准备让他继位。那时,继承大统的只有李旦和李显两人。武则天虽然曾多次废除这两个儿子,但她最后却决定让李显继位。这一决定,背后有着许多复杂的考量和深思熟虑的安排。 最初,武则天在选立太子时左右为难,既在李氏后代(即她与唐高宗李治的孩子)之间徘徊,也在武家后代之间摇摆不定。尽管唐朝的政治氛围较为宽松,武则天作为女性登基本身就打破了许多传统,因此她要面对朝臣们的强烈反对。在那个时代,若她把皇位传给武家后代,势必会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可能导致内乱,特别是唐朝老臣的反感。因此,武则天最终决定从李氏后代中选择一个能继承大统的人,而李显则成为了她的最终选择。 当时的朝中势力错综复杂,其中包括了武家人、支持李唐旧臣的狄仁杰以及以张易之为代表的武则天的宠臣。由于狄仁杰等人的介入,武家成为太子的可能性极小,最终,选择了李氏后代。虽然武则天最初立的是李旦,但李旦当时已被逐出宫廷,且身边有许多支持者,一旦他继位,武则天难以掌控,因此李显成为了唯一合适的选择。 李显在武则天称帝后被废除,独自被流放至房州,生活了十五年,几乎没有任何政治依靠。武则天召回李显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他继承太子之位,这样李显自然会感恩于她的恩情。李显的回归和被立为太子的事件,显示出武则天精明的政治策略,她清楚地把握了权力平衡。 武则天出身官宦世家,家境十分殷实。她的父亲是唐朝的开国功臣,而母亲则来自前朝皇室。她的家族曾在隋朝末期从事木材生意,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当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时,武家多次提供物资支持,得以在朝廷中谋得一席之地。由于家境优越,武则天自小过得较为顺遂,小时候更是因容貌出众而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成为宫中才人。 在宫中,武则天为唐太宗效力了十二年,尽管她因美貌受到赞誉,却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与李世民的儿子、当时的太子李治产生了感情,这段关系在当时无疑是违背了伦理道德的。李治继位后,武则天作为后宫贵妃,曾在寺庙为李世民祈福。在此期间,她与李治重逢,并在李治的安排下重新入宫。此后,她怀孕并生下了李治的孩子,迅速提升了在宫中的地位。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武则天甚至将自己的女儿活活掐死并嫁祸给了皇后。她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宠爱,并逐步掌握了政治权力。虽然古代后宫有“不可干政”的规定,但武则天依托李治的宠爱,多次参与政治事务,并协助李治清除朝中一些有势力的大臣。 李治去世后,李旦继位,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实际上她在朝政中已掌握了大部分实权。直到垂拱二年,李旦才开始能够掌握政权,但不久后,李旦就被武则天罢黜,甚至被逼迫退位。武则天随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登上了天门楼,并大赦天下,开启了她的时代。 武则天的统治让唐朝在短短几年内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尤其在科举、农业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的治理为唐朝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甚至在某些方面,她的成绩堪比许多历史上的杰出君主。 然而,尽管她的政绩显著,武则天的执政手段过于严厉,尤其在整顿吏治方面,她使用了过于狠辣的手段,这也使她在后世留下了不少负面评价。尤其在宋朝和明朝时期,许多文学家对她进行猛烈批评。 你对武则天还有哪些了解或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