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东汉的灭亡通常被归咎于何进。作为大将军,何进的决定让董卓进京,直接引发了局势的动荡,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甚至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对他讽刺的话:“无谋何进做三公!”然而,东汉的灭亡真的是何进的责任吗?一些学者认为,可能我们错怪了他。 何进真的是无谋吗? 事实上,在东汉末期,何进是少数几位具有远见和政治智慧的大政治家之一。尽管后来的历史评价大多从成败角度看待英雄,但在何进担任大将军期间,他的确展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不仅成功平定了黄巾之乱,还果敢地任用了各方面的人才,稳住了朝廷的局势。从这些行动来看,何进并非毫无谋略。此外,在灵帝去世后,他决定铲除宦官,这一举动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为何何进想要诛杀宦官? 何进决心铲除宦官时,虽然宦官已经基本服软,他仍然坚持要彻底清除他们。为何如此?是仅仅因为宦官的腐败吗?当他执行这一决策时,宦官们曾去何太后那里请求宽恕,并且提出了疑问:这些宦官中,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好人吗?为何要把所有人一并除掉? 实际上,何进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在东汉历史中,许多大将军最终都未能善终,几乎都经历了相似的结局。大将军们辅佐年幼的皇帝,但随着皇帝长大,宦官通过控制禁军,在宦官的帮助下铲除了权力过大的大将军。历史上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如梁骥、窦武、窦宪等大将军,都是如此。何进深知,如果宦官继续掌控权力,即使年幼的皇帝长大,日后也会像汉献帝一样被宦官操控。因此,何进决定清除宦官,防止自己最终被削权。 何进为何不愿背叛何太后? 这一点,何太后与宦官们都非常清楚,但出于某种政治上的智慧,大家心照不宣,却不愿明确表达。袁绍等世家势力在背后推动何进采取行动,试图让他迅速铲除宦官。若何进照他们的建议,直接铲除宦官,可能会陷入麻烦。实际上,袁绍等人是想给何进设置陷阱,如果他贸然行动,背叛何太后,剿灭宦官,立刻就会有人质疑他野心勃勃,图谋篡位。如果董卓与丁原的军队与袁绍暗中结盟,支持何太后的立场,何进将难以掌控局势。因此,何进首先考虑的是董卓和丁原的态度。他让董卓上表提出铲除宦官的建议,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一行动让董卓等人表明立场,从而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反转。 何进的政治谋略 何进采取这一策略,展现了他的高超政治技巧。通过让董卓表态,他成功避免了袁绍等人的暗中反对,并稳固了与董卓等人的盟友关系。如果董卓等人没有表态,那么何进就必须先对他们采取行动。然而,何进的失误在于,他没有预料到袁绍与宦官的暗中勾结。据史书记载,宦官得知何进的计划后,决定刺杀他。问题是,谁泄露了这一消息? 当时,何进的亲信掌握着关键情报,那么宦官怎么能如此准确地得知并迅速行动?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袁绍在幕后操控,毕竟袁家当时掌控了禁军。袁家当时有强烈的动机要除掉何进,因为他们希望彻底控制朝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不仅需要铲除宦官,还要打击像何进这样的有威胁的大将军,甚至包括何进的弟弟何苗。 袁绍为何要刺杀何进? 袁绍决定除掉何进,显然是为了控制朝廷的权力。要掌控朝政,必须先清除宦官,然后再处理像何进这样有威胁的大将军。同时,何进的私兵未必完全效忠袁绍,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早已得知了一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