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北京军区司令员吴忠的神经紧绷,他没想到在自己担任这一职务期间,竟会发生如此重大而突发的事件,甚至连周总理都指示他可以先行动,事后再向上汇报。 那时,形势急剧变化,101部队突然准备起飞,目的地和方向不明。吴忠当时正在睡觉,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作为一名长期在军中工作、对紧急情况敏感的军官,吴忠立刻觉得这个电话不寻常。 果然,电话是来自周总理的紧急召见。见到周总理后,吴忠才真正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周总理的办公室气氛紧张,和以往沉稳的样子截然不同,周总理看起来格外严肃,显然事情不简单。
周总理随后给吴忠下达了命令:首都即刻进入紧急备战状态,要确保毛主席、党中央以及首都的安全。吴忠的直觉得到了证实,事情的紧迫性远超他之前的预想。 从那一刻起,吴忠全身心投入到紧急指挥工作中。在913事件中,吴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成功处理了局面,后来毛主席还夸赞他“有忠”。 吴忠不仅仅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色,他的一生都是传奇的。在战争中,他以战法灵活多变、出奇制胜著称,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忠诚。他的聪明才智和战略眼光,使他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指挥官。 新中国成立后,吴忠面对新的挑战,始终展现着无畏艰难、顾全大局的精神。思路清晰,处理问题周全,使得他在后来的工作中逐渐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北京军区的司令员。 当吴忠来到北京时,他深知局势复杂,暗流涌动,因此早已在幕后做了很多准备。在处理913事件后,他的深思熟虑更加显现出来。 尽管101事件最终以飞机坠毁和乘员身亡告终,但后续的处理更加复杂。吴忠的很多心腹,曾和他关系密切的人员,分布在各个关键部门。如何处理他们与事件的关系,需要通过详细审查。 很快,决定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四人隔离审查。但如何审理,谁来看管他们也至关重要。周总理非常重视吴忠的意见,因此又召见吴忠,询问他的看法。 吴忠给出的建议是由警卫3师来看管,并提出了四个适合的关押地点。他考虑得非常周全,所选地点和看管人员与这四人没有交集,确保了他们之间不会有任何干扰。吴忠显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准备,他对这些人的复杂关系了如指掌,这也证明了毛主席任命他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独到眼光。周总理对吴忠的建议表示非常赞赏。 据吴忠回忆,当时周总理对他的一番交代让他非常佩服。周总理告诉吴忠,如果黄、吴、李、邱四人配合,就不必让警卫押送他们。因为他们的问题尚未完全明确,不宜过于强硬。同时,周总理表示,这四人也是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将领,考虑到他们的历史地位,应该给予一定的尊重和颜面。 幸好,黄永胜等四人表现得非常配合,并未做出任何激烈反应。周总理在宣读了对他们的处理意见后,还特地与他们握手告别。 后来,吴忠回忆道,虽然从表面看,黄永胜显得最为配合,但从最终的审讯结果来看,吴法宪对审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吴忠也考虑到给吴法宪特殊照顾,甚至安排了专门的住处,虽然最终并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