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飞,从小便被母亲在背上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他这一生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不仅创立了令金兵闻风丧胆的“岳家军”,还多次带领军队打败金兵,成功为宋朝收复了大量失地。然而,他的结局却异常悲惨——他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枉致死。那么,赵构为何要指使秦桧加害岳飞,而上天又给了赵构怎样的结局呢?谁也没有想到,历史给出的答案非常出人意料。
历史上,赵构在56岁时便退位了,但他却活到了81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这么一个害死民族英雄的人,怎么还能活这么长时间呢?难道真的是“祸害千年”吗?然而,如果从赵构的角度来看,他虽然不能算是一个庸君,但也远谈不上明君。靖康之变后,赵构在国家危机中临危受命,建立了南宋。如果说他当时没有谋略,也很难承担起这一重任。 但后来,赵构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暗中指使秦桧将岳飞冤杀,这一事件也让整个天下为之寒心。然而,历史上赵构的报应并没有逃避,因为,虽然他最终安享晚年,并且活到了81岁,甚至得到了“善终”,但有一个细节却被许多人忽视了——据史料记载,赵构临终时并没有亲生子嗣,皇位最终是由养子赵昚继承的。 赵构当时害怕岳飞会迎回二帝,这样一来,他的皇位就岌岌可危,因此指使秦桧害死岳飞。然而,赵构的结局却是,虽然他成功夺取了皇位,但却没有儿子继承,最终皇位还是不得不交给别人。除此之外,赵构的皇位继承问题,还有更深的因果关系——当年,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创建了宋朝,但他的皇位并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被弟弟赵光义篡夺了。 这段历史在宋朝的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在一些野史中却有暗示,认为赵光义的继位并不光明正大,这就是民间流传的“烛影斧声”事件。传说中,赵光义趁着与哥哥赵匡胤在宫中饮酒的机会,暗杀了赵匡胤,然后自己登基称帝。而官方当时对外宣称赵匡胤因急病去世。然而,赵光义虽然顺利登基,但由于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的皇位,登基之后也始终无法摆脱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局面,这种行为也注定是他的一种因果报应。 再回到赵构身上,宋朝历代的皇帝,除了赵匡胤外,其余的几乎全都是赵光义一族的人,赵构也是其中一位。而赵构的养子赵昚并非赵光义的后代,而是赵匡胤的亲孙。换句话说,赵光义当年通过心机谋夺来的皇位,最终还是被赵构归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代。是否可以说,这是一种因果报应呢?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赵构虽然没有亲生子嗣,但他毕竟一生享尽了做皇帝的荣华富贵,而且活到了81岁,似乎上天并没有对他不公平。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赵构虽然害死了岳飞,但他毕竟是南宋的创立者,如果没有他,宋朝可能早已灭亡。毕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能够重新组织力量,抗击金兵,重建国家,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