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我们可以从宋仁宗的庙号看出,他是一个仁爱宽厚的君主。宋仁宗赵祯在位时,尽管朝堂上有党派斗争、变法争议等一系列问题,但从他去世后的评价来看,他无疑是一个明君。他整顿了吏治,提倡文化,改革了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皇帝。
与赵祯治国理政的稳健相比,赵祯的后宫则是一片混乱,宛如一场大杂烩,各种奇怪的事情层出不穷。赵祯是一个很传统的男人,他喜欢美丽的女性,然而他母亲刘太后一度不同意,而在刘太后去世后,大臣们又纷纷反对,担心美人的出现会影响到君王的心志,极力捍卫后宫的丑女地位。虽然赵祯一生没有儿子,但后宫的女人却不少。尽管如此,赵祯心中依然有一位挚爱,那便是张氏。
张氏生前曾是赵祯的贵妃,她的地位甚至压得皇后曹氏抬不起头。张氏去世后,赵祯执意要追封她为皇后,这让曹氏感到极大的压力。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新的女性出现了。董氏虽然长得非常漂亮,但她的出身却很低,只是一个平民百姓。董氏进入宫中后,凭借着自己擅长书写的才艺,成为了赵祯身边的一名宫女。
张氏去世后,赵祯虽然为她追封了皇后,但他依然深受打击,甚至连一个宽仁的皇帝,也开始变得暴躁,开始打骂宫女和太监。这在其他帝王身上可能很正常,但在赵祯身上却显得格外不同。大臣们不希望皇帝因为一位女性而变得如此暴怒,因此纷纷上奏劝谏。作为皇帝,你可以向宫女和太监发泄情绪,但绝不能对大臣发怒。赵祯陷入了极度的郁闷和悲伤,甚至一度想要自尽。
赵祯抽出房中的佩剑,事情发生得非常快,但幸运的是,董氏非常机敏,在赵祯用剑割向自己脖子之前,首先握住了剑刃。董氏用自己鲜血淋漓的双手阻止了赵祯的冲动,最终让赵祯恢复了清醒。赵祯对董氏的智慧和勇气深感震撼,内心开始有了新的感情。虽然董氏与张氏不同,但她同样深深触动了赵祯。赵祯终于恢复了理智,开始处理政务,而董氏也被封为闻喜县君,成为赵祯后宫中的一员。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赵祯是不是在恩将仇报,但董氏显然幸运地获得了赵祯的宠爱。在赵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董氏很快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即皇九女福安公主。
不久后,赵祯进一步加封董氏为贵人。赵祯之所以如此宠爱董氏,是因为两人常常促膝长谈,每当赵祯心情不好时,董氏总能让他平静下来,仿佛她是他心灵的抚慰。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董氏连续生下了三胎,每一个孩子都是女孩。每次生女儿,赵祯都会晋封董氏,而董氏也因此愈发得到宠爱。
董氏生下了皇十一女永寿公主,并被加封为美人。为了表示感激,董氏还要求赵祯为自己的父亲谋个官职,赵祯也答应了。接着,董氏又生下了皇十三女楚国公主,随后被加封为婕妤。但不幸的是,董氏的女儿早夭。虽然三年内生育三女在当时被认为是多子多福,但在今天看来,频繁的生育实际上会加速女性的健康衰退。
因此,在生下皇十三女后不久,董氏便患上了重病,病情持续恶化,卧病在床已两个月却依旧无好转迹象。赵祯对此感到无奈,他不仅下令宫中嫔妃为董氏祈福,还抽时间亲自守在董氏病榻前。尽管董氏身体虚弱,她还是劝赵祯去处理朝政,但赵祯实在舍不得离开。
最终,董氏因病去世,赵祯悲痛欲绝。在她去世后,赵祯追封她为淑妃。董氏的死并没有让赵祯的爱意消失,反而他对董氏所生的两个女儿越发宠爱,而这两个女儿也成了赵祯晚年最受宠的皇女。
赵祯在董氏去世后,内心的痛苦与前朝政治的混乱逐渐压垮了他,第二年便驾崩了。可以看出,一个能够安静倾听自己心声的人,对于赵祯来说有多么的重要。随着赵祯的去世,董氏的故事也没有结束。在宋哲宗即位后,董氏被追封为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