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路军最年轻的师政委曾泪洒祁连山,后来用一万发炮弹来兑现誓言
创始人
2025-10-29 18:01:46
0

1936年10月28日,超过二万一千名红军战士从甘肃靖远县虎豹口渡过黄河,组成西路军,肩负着打通国际通道的重任。

那时,西北高原已进入寒冬,风雪肆虐,寒气刺骨。西路军的战士们穿着夏天的单衣,经过几个月的激烈战斗,衣物早已破烂不堪,冻得手脚麻木,耳朵和手指被冻坏,甚至拉不开枪栓,战斗力大大下降。

同时,后勤补给严重不足,许多物资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而来,枪支和弹药尤其短缺。每三名战士才配备一支枪,而每支枪平均只有六发子弹。此外,西路军主要由步兵组成,而敌人马家军则以骑兵为主,且骑兵数量占据绝对优势。

尽管条件艰苦,西路军依然顽强地与强敌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殊死搏斗。

西路军的主力由红5军、红9军和红30军组成。红5军人数较少,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军,实际上连一个师的兵力都不到。红9军和红30军则是经验丰富的精锐部队,红9军中有两个被授予荣誉称号的主力团,红30军更是有三个荣誉团:第263团被称为“能攻钢军”,第265团是“夜老虎”,第268团则被誉为“能守钢军”,这三个团组成了88师。

在古浪,红9军因轻敌而被马家军包围,虽然成功突围,但损失惨重,战斗力大打折扣。于是,西路军的歼敌任务就交给了88师。

为了支援在古浪失利的9军,88师师长熊厚发带领268团向东返回,剩余部队则由师政委郑维山带领继续西进。

郑维山,河南省新县人,出身贫寒。小时候他只能读一年私塾,然后便为地主放牛。受父亲郑国麒的影响,郑维山12岁便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加入童子团。15岁时他加入红军,担任班长、分队长、连指导员、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务。1934年,年仅20岁的郑维山成为红30军第88师政委。

他担任政委后,率领部队取得了许多战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夜袭陇南五里墩,击溃了敌军四个团,俘虏了300余人。战后,部队纷纷传颂郑维山是个胆略过人的猛将。

此后,郑维山带领部队参加了多场重要战役,展现出“近、快、猛、狠”的战斗风格。

1936年12月初,西路军西进至四十里铺至山丹地区,徐向前和陈昌浩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命令,要求西路军在当地开辟河西根据地,并牵制马家军的兵力。由于西路军在河西的阻击作用,成功地牵制了敌人,使得河东的形势对红军有利。与此同时,张学良、杨虎城也同意支持抗日,表示会劝说蒋介石采取抗日立场。

但河西地区地形狭长,气候寒冷,缺乏粮食和物资,而且这里的回汉杂居,很多人家与马家军有联系,对红军的政策不了解,因此要在此建立根据地困难重重。

不久,西路军就遭遇了马家军的猛烈攻击,蒋介石派遣了三十个师的兵力前来增援。四十里铺迅速成为了血腥的战场,郑维山以88师的两个团与敌军五个团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八个昼夜的战斗,歼敌八百多人,最终取得了一场胜利。

然而,马家军在惨重的损失后改变了战略,转向永昌西部,企图切断西路军与山丹的联系,分割包围红军。88师急速赶到水磨关,击溃了敌军的迂回攻击。接着,88师又回到永昌,连续击退了马家军的五个旅和四个民团的攻势。

但随着战斗的持续,88师的兵力急剧下降,到达了极限,战斗力大幅削弱。

12月12日,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起义使得河东局势紧张,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创建河西根据地的计划,命令西路军撤回东进,配合“西安事变”的解决。

接到命令后,西路军的士气高涨,但这一局面很快发生了变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央军委再次下令西路军继续西进。此时,西路军面临的困境更加严峻,战士们的体力和装备几近耗尽,但为了支援河东的红军,西路军全体将士决定继续与马家军展开决战。

1937年1月12日,马家军集中四个旅和民团对高台发起猛烈进攻,驻守高台的红5军与敌军激战七昼夜,最终军长董振堂壮烈牺牲,红5军几乎全军覆灭。同时,西路军的骑兵师在途中遭遇敌军包围,大部分兵力损失,师长黄彦俊和政委秦坚道也英勇牺牲。

此时,西路军的总兵力已损失过半,剩余的只有一万多人。西路军总部设在临泽南部的倪家营子,为了保护总部,郑维山率领88师与马家军的六个旅展开了长达二十多天的血战,尽管击毙了大量敌军,但最终自己也陷入了困境。

此时,陈昌浩下达了突围命令。西路军成功突破了敌军封锁,经过一番激烈战斗,于2月21日晚突围成功。

之后,西路军在甘肃南部的西洞堡、龙首堡一带停顿,郑维山提出,唯一的生路是突围至祁连山,准备重新东返。然而,中央并没有下达东返的命令。经过反复考虑,陈昌浩决定重返倪家营子,继续争取在当地建立根据地,但这也让西路军再次陷入了马家军的重围。

面对敌人的围攻,西路军的战士们没有枪弹,只能用梭镖、大刀、石块与敌军拼搏。兵力日渐枯竭,连重伤员也被动员参战。经过七天激战,西路军再次突围,朝祁连山方向转移。

在掩护总部和伤员的战斗中,9军政委陈海松英勇牺牲,而265团政委黄英祥则在郑维山怀中倒下,死前仍然提醒他要继续战斗。

郑维山带领部队最终突破重围,脱离了困境,但他的身体已经伤痕累累。

重回祁连山后,西路军一度重新安顿,然而,数月后,郑维山回忆起当年战友的牺牲,激动得泪如雨下,誓言要为他们复仇。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郑维山带领解放军第63军在兰州展开战斗,最终成功解放西北。战后,郑维山登上兰州城垣,遥祭牺牲的战友,完成了他心中的誓言。

几十年后,郑维山在接受采访时,依旧深情回忆起当年的悲壮岁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厅堂书房字画傅继英书法“德配天... 文/梨花 画作/傅继英 “德配天地” 的深意,需从天地的品格与君子的德行双向解读。天地以广厚为性,包...
吉林省两部文艺作品斩获国家级大... 11月4日,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文艺作品喜报频传,双双斩获国家级政府最高...
「追痕」倒计时 | 大沪联合艺... 11月1日周六下午,大沪联合艺术空间告别秀 —— “追痕,定格时空记忆”,在上海市茂名南路1号开幕。...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闭幕 ... 新华社重庆11月4日电(记者周文冲、周思宇)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
江苏科技大学怎么样?深蓝杯+艺... 宿舍里的对话总能戳中大学生的共同纠结:“刚收到合唱比赛通知,可排练要占晚自习时间,值得吗?”“社团招...
全球财富迎来传承浪潮 家族艺术... 在全球艺术市场,秋季拍卖正在火热举行。在这个如火如荼的拍卖季,有很多私人收藏、家族藏品上拍。 10月...
普京指示俄内阁:12月之前批准...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俄罗斯塔斯社11月4日报道,根据今年9月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的结果,俄罗斯总...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 近期,中荷两国间的摩擦引发广泛关注,直接起因是荷兰政府突然决定强行接管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
广州白云机场起飞!国内首架C9... 11月4日12点27分,国内首架C919十五运会彩绘飞机“大美湾区”号搭载157名旅客从广州白云国际...
“火箭式”升温!广西最高温或冲... 11月4日,南宁阴雨绵绵。网友说,冷风+冷雨,有点冬天的味道。太阳什么时候回来?大家再扛一扛、裹一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