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欧洲不爱“烈酒”原因:被隐藏的太深,西方历史果然可疑
创始人
2025-10-29 04:30:59
0

不久前,中美合作的研究团队对浙江上山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留物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掌握了酿酒技术。当时的酿酒原料包括稻米、薏苡、稗草、小麦类植物、橡子以及百合等,这些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酿酒证据。

到了西汉时期,中国已经具备了相当先进的蒸馏技术。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蒸馏器就是这一技术的实物证明。最近,考古专家用黄铜按照原比例复刻了这套蒸馏器,最终蒸馏出的白酒酒精浓度达到了22度。同时,如果使用50度的回糟酒进行蒸馏,酒精浓度可以被提纯至70度。专家们认为,这项实验证明了西汉时期蒸馏技术的高超水平。

到了唐宋时期,文献中多次记载了著名的“烧酒”,同时,民间酒类的销售也非常普遍。例如,李白有许多醉酒诗篇,武松在连喝18碗酒后上山打虎等民间故事也为人津津乐道。

总的来说,中国人历来钟爱喝酒,尤其偏爱高度酒。这种偏好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深深根植于历史的渊源之中。

然而,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除了威士忌、伏特加等烈酒外,并没有像中国那样流行烈性酒,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喝各类果酒。其中,威士忌的历史较早,大约在中世纪时就已出现,但直到工业革命后才逐渐普及;伏特加则出现在15世纪,最初非常稀有,主要用于医疗和宗教仪式,后期才逐渐被贵族使用,17世纪以后才开始进入民间。

问题在于,虽然欧洲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为什么古代欧洲没有发展出类似的烈性酒或白酒呢?其实,欧洲人并非不爱喝烈酒,而是由于历史原因,烈酒文化在欧洲并未形成。因此,至今烈酒仍然不如中国那样普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欧洲没有形成烈酒文化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得很深,接下来我们从技术和原料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技术上,酿造烈酒的关键是要有蒸馏技术。

关于蒸馏技术,西方学者,包括李约瑟在内,曾提出了一些错误的论断。李约瑟将蒸馏器分为A型和B型两类,A型被西方称为“希腊式”或“地中海式”,B型则称为“蒙古式”或“中国式”,他认为A型蒸馏器演化出了B型,并且A型在中国还演变成了“云南汽锅”。但他的判定是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李约瑟未能参考后来的中国考古发现。例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青铜“汽柱甑”与云南汽锅非常相似,证明了汽锅技术最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就已成熟,而更早的如鬲甑等陶器蒸食器也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2011年,海昏侯墓中出土的B型蒸馏器是现代蒸馏器的原型,显示出AB两型蒸馏器的起源确实可以追溯到中国。

第二,李约瑟将A型蒸馏器称为“希腊式”,认为这是西方的原创技术,但并没有考古证据支持这一点。他所依据的,仅是一份14世纪的抄本,其中有一张蒸馏器的插图。即使这本书的原版可以追溯到11世纪,也仅是“孤证”,并不足以证明公元1、2世纪欧洲就已拥有蒸馏器和蒸馏酒技术。西方类似的考证方法并不严谨,依此构建的历史观很容易被质疑。

实际上,根据西方文献记载,蒸馏技术最早是由伊斯兰人于8世纪发明的,最初用于蒸馏香水,之后才逐步发展为蒸馏酒的技术。大约在12世纪,意大利的萨勒诺才开始使用蒸馏技术酿酒。结合中国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酿酒蒸馏器来看,显然蒸馏酒的技术是从中国传到阿拉伯世界,再传到意大利的。所以,西方的蒸馏酒技术实际上起源于中国,欧洲在11世纪才开始有相关的蒸馏器图示,而意大利的蒸馏酒技术则是在12世纪才出现。由此可见,欧洲在古代并未掌握蒸馏酒技术,也就难以形成烈酒文化。

其次,原料方面,酿造烈酒的基础是谷物,如稻米和小麦,水果也可以用于酿造,但要求较高,古代欧洲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对于古代欧洲来说,要酿造烈酒,必须拥有足够的小麦等粮食原料,但由于当时的农业技术限制,欧洲并不具备这个条件。

古罗马使用的“罗马轻犁”只能进行浅耕,许多土地无法耕种,因此当时的欧洲人口稀少,粮食产量也相对较低。古罗马的土地耕作技术决定了农田的收成较低,农业生产的规模也较小,导致了粮食供应的紧张,酒类生产也因此受限。与此相比,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较为先进,尤其是深耕犁的使用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远高于欧洲。

尽管中世纪后期,欧洲引进了“重犁”,使得土地开垦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但这一阶段,尽管威士忌等烈酒开始出现,但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产量仍难以满足大规模的烈酒生产。

直到17世纪,欧洲才引入了中国的农具,推动了农业革命,进而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基础。实际上,英国的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农业革命的技术支持,而这一点在许多西方学者的叙述中往往被忽视。

总的来说,由于古代欧洲缺乏先进的蒸馏技术和充足的粮食资源,导致欧洲未能形成类似中国的烈酒文化。如今,欧洲人的酒文化已经成型,而烈酒并未成为主流。此外,欧洲人没有喝热水或吃炒菜的习惯,这背后也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对这些历史原因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欧洲文化的形成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厅堂书房字画傅继英书法“德配天... 文/梨花 画作/傅继英 “德配天地” 的深意,需从天地的品格与君子的德行双向解读。天地以广厚为性,包...
吉林省两部文艺作品斩获国家级大... 11月4日,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文艺作品喜报频传,双双斩获国家级政府最高...
「追痕」倒计时 | 大沪联合艺... 11月1日周六下午,大沪联合艺术空间告别秀 —— “追痕,定格时空记忆”,在上海市茂名南路1号开幕。...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闭幕 ... 新华社重庆11月4日电(记者周文冲、周思宇)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
江苏科技大学怎么样?深蓝杯+艺... 宿舍里的对话总能戳中大学生的共同纠结:“刚收到合唱比赛通知,可排练要占晚自习时间,值得吗?”“社团招...
全球财富迎来传承浪潮 家族艺术... 在全球艺术市场,秋季拍卖正在火热举行。在这个如火如荼的拍卖季,有很多私人收藏、家族藏品上拍。 10月...
普京指示俄内阁:12月之前批准...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俄罗斯塔斯社11月4日报道,根据今年9月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的结果,俄罗斯总...
金灿荣:荷兰没有服软迹象,中国... 近期,中荷两国间的摩擦引发广泛关注,直接起因是荷兰政府突然决定强行接管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
广州白云机场起飞!国内首架C9... 11月4日12点27分,国内首架C919十五运会彩绘飞机“大美湾区”号搭载157名旅客从广州白云国际...
“火箭式”升温!广西最高温或冲... 11月4日,南宁阴雨绵绵。网友说,冷风+冷雨,有点冬天的味道。太阳什么时候回来?大家再扛一扛、裹一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