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于2005年上映,讲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故事,围绕美丽的神话展开,情节讲述了秦朝的大将蒙毅护送朝鲜公主玉漱入秦成为妃子的故事。然而,影片中的情节其实并不真实,而是基于虚构的神话。尽管秦始皇在位时确有一个叫蒙毅的大臣,但他并不是电影中的那个英雄人物,也并没有与朝鲜公主玉漱之间的感情故事。电影中的这些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蒙毅和他的哥哥蒙恬在秦始皇时期是备受重用的高官。蒙恬作为大将军,带领秦军在统一六国后多次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北方的匈奴,东部的东胡,以及南方的岭南百越,都是秦始皇面临的威胁。在这些外部压力面前,秦始皇听从了术士卢氏的建议,派遣蒙恬带领30万大军进攻匈奴。蒙恬在多次战斗中获得了胜利,成功地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修建了万里长城,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阻挡了匈奴南侵的步伐。同时,岭南地区也成为了秦始皇统一的另一个目标。
秦始皇为了攻占岭南,命令屠睢带领50万大军进攻。然而,由于岭南的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最后这场战争以失败告终。为了解决后勤保障问题,秦始皇决定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建灵渠运河,这条运河的修建使得粮草和物资的运输变得更加便捷,进而有效支持了秦军的作战。后来,秦始皇派遣任嚣和赵佗再次出征,最终成功平定了岭南,设立了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巩固了秦朝对岭南地区的统治。
然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赵高伪造了诏书,迫使公子扶苏自杀,秦二世胡亥继位。此时,发生了大泽乡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入关中,岭南地区成为了秦朝的最后防线。在这种危急时刻,南北两大支援军却没有回援,历史对此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有专家通过研究赵佗归汉时的一封信推测,秦始皇可能曾下达过两道命令,禁止南北的军队回防。
然而,实际情况是,公子扶苏去世后,蒙恬也自杀,北方的秦军指挥权被交给了王翦的孙子王离。王离曾试图带兵回援,但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导致关中成为易攻之地。大泽乡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却点燃了全国范围内的反秦火焰,随着各地起义军的联合攻击,秦朝最终灭亡。
在这关键时刻,南北两支大秦的重兵为何没有回防支援呢?这一问题涉及秦始皇当时可能下达的密令。经过专家的考证,结论是,南越武王任嚣选择了拥兵自重,并拒绝了回援的命令。任嚣去世后,赵佗继续坚持这一决策,封锁了通往中原的通道,最终确立了南越国的独立地位,这一地位最终得到了西汉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