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是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内制造出十万支箭,这几乎是现代化生产线才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诸葛亮只给自己三天时间,便带着草船驶向曹操的营地,尽管船上被射中了无数箭矢,最终依然成功得到十万支箭。
小时候看这个故事时,难免会担心:万一曹操使用的是火箭呢?那样的话,诸葛亮岂不是要被烤成“烤乳猪”了?但问题是,为什么曹操不使用火箭呢?
火箭和普通的箭不同,它的箭头上需要绑上带油的布条,布条点燃后才能发射,这样的箭射出去后会引起火灾。所以,要发射火箭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而诸葛亮正是计算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在凌晨三四点钟出发前往曹营。
曹操年轻时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陆地战斗,对于水战并不熟悉。由于他不懂水战,他也没有想到可以用火攻的办法来防范草船借箭。事实上,鲁肃曾向诸葛亮提出这个问题:“如果曹操使用火箭怎么办?”诸葛亮大笑着回答:“江面上浑浊不清,曹操根本看不清楚水面上的情况。如果他贸然发射火箭,我们的船只就能趁势快速前进,根本挡不住。”鲁肃听后深感佩服:“原来这正是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