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间,诸葛亮的智慧几乎人人皆知,他的故事在戏曲中经常被提到,例如“草船借箭”、“空城计”和“三气周瑜”等,尤其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传说广为流传,甚至有说法称东吴的名将周瑜最后竟被诸葛亮气死!但问题是,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别让小说的虚构迷了眼,周瑜并没有那么小心眼。
首先,从两个人的身份地位上来看,周瑜在东吴的地位显然比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要高得多。当时的周瑜,早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时,已经是东吴的重臣,名声显赫。他跟随孙策打拼江山,孙策临终时留下的遗嘱也是“外事不决者问周瑜,内事不决者问张昭”,这足以看出周瑜在东吴的权威。而诸葛亮则是后来的刘备重用之人,虽然刘备对他有极高的信任,但毕竟他是后来才加入刘备的,而在他之前,刘备手下已有深得信任的大谋士法正。法正去世时,刘备悲痛欲绝,并为他追谥“翼侯”,显示出法正在刘备心中的特殊地位。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自己也曾表示,若法正还在,他会更好地制约刘备,防止他东征失败。因此,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其实并没有周瑜在孙权心中的地位高。
再谈谋略,周瑜绝不逊色于诸葛亮。尽管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计谋常常显得高人一等,但我们不能忘记,整个赤壁之战的主导者其实是周瑜,他才是那场战役的总指挥。而一些诸葛亮的“妙计”如“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等,实际上并未在真实的史料中有所记载,或许这些故事只是罗贯中在小说中所加的虚构情节。
第三,周瑜不仅仅在赤壁战役中展现过高超的军事才华,他在早期便随孙策征战四方,屡立战功,经历过无数的生死考验。即便在计谋上偶尔不敌诸葛亮,周瑜的心胸和心理承受力远不是常人可比。即使诸葛亮在小说中屡次使周瑜“气得吐血”,但这未必是历史的真相。小说中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等情节,表面看是诸葛亮的妙计,实际上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一些细节,比如孙尚香当初被派去刘备身边,可能本身就隐藏着东吴的某些意图——这场婚姻本身是否也可能是东吴的一种潜伏策略?
从这些角度来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精彩,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真实历史。所以,周瑜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这个说法更多是小说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