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曾私信询问,清代的提督和八旗驻防将军哪个职位更高,权力更大。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职位的区别,还是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提督和八旗驻防将军属于两个不同的军事系统。提督主要负责绿营军队的管理,而八旗驻防将军则是八旗军的统领。提督,通常被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在《历代职官表》中,与汉代的都尉、魏代的都督、隋代的总管、唐代的节度使、宋代的都统以及元代的都元帅并列。可以看出,提督的地位相当重要。
在清代,提督的级别有所变化。清初,提督如果带有左右都督衔,属于正一品;带都督同知衔则是从一品;带都督佥事衔则为正二品。然而,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帝规定提督不再兼任其他职务,其品级定为从一品,成为绿营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提督与督抚并列,称为封疆大吏。虽然每个省都有绿营军队,但并非每个省都有专门的提督。陆路提督的设置较为集中,只有直隶、陕西、甘肃、湖北、福建、新疆、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有专门的提督。其他一些省份,如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的提督由巡抚兼任,江南、湖南、浙江的提督则兼任水陆提督。
另一方面,八旗驻防将军是指负责驻守各省八旗军的军事长官。并非所有省份都有将军,只有一些战略重要的省份如湖北的荆州将军、浙江的杭州将军、福建的福州将军等地设有将军。在其他一些省份,根据实际情况,设有都统、副都统等职位。最初,八旗将军为正一品,但在乾隆时期改为从一品,与总督平级,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地方政务,但作为驻防军的最高指挥官,其权力和地位仍然很高。
从品级来看,提督和八旗将军都是从一品,但就权力而言,提督的地位显然不如将军。原因有几个:
首先,八旗的地位高于绿营军。清代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八旗军是他们得以兴起的基础,而绿营军则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力量而建立的。绿营军主要由汉族人组成,因此被视为次要力量。从装备到待遇,八旗军的资源都远超绿营。而且,清廷设立八旗驻防军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监视汉人的动向,因此,八旗军的地位比绿营更高。
其次,八旗将军虽然不处理地方政务,但其地位和权力通常高于总督。根据清代的体制,与总督同驻一省时,八旗将军在会同奏事时,通常排在总督之前。尽管其在地方实际事务上的权力不如总督,但其地位比巡抚更高。相比之下,提督的实际权力要小得多。提督虽名义上平级于总督,但实际权限受到总督和巡抚的制约。提督的晋升和考核权通常由督抚掌控,这反映了清代对武职的轻视。因此,有人认为提督的实际权力甚至不如一些从四品的知府。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八旗将军的权力更大。例如,盛京将军是满洲的故乡,一直到光绪年间才设立省,盛京将军不仅负责该地区的军事,还拥有与总督、巡抚同等的行政权力。新疆的伊犁将军也类似,担任该地区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
然而,到了晚清,尤其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的战斗力大幅下降。湘军和淮军崛起,涌现出大量杰出的军事将领,如曾国藩、鲍朝和塔齐布等人。这些新兴的军队和提督权力逐渐超越了传统的八旗和绿营军。随着清末新军的成立,传统的提督和将军制度逐步被淘汰,八旗和绿营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总的来说,八旗将军在清代军事体系中的地位和权力普遍高于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