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减水书生,带你一起走进历史,品味思辨。
隋朝在北周灭北齐后,开始整合统一的北方,而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南方的陈朝。然而,隋朝的南征计划被突厥人打乱了。后三国时代,长江南北的三个政权是北周、北齐和南朝陈,而长城南北则是北周、北齐和突厥。与魏蜀吴三国不同的是,这一时期草原势力开始介入中原的博弈,草原势力的变化深刻影响了整个局势。
01. 突厥的崛起:从奴隶到主人
草原政权是否汉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它是否修建长城。北魏自其建立起,就开始修建长城,防备柔然人南下。柔然虽然在草原上强盛,但其骑兵始终未能越过长城。直到北魏崛起,柔然无法攻破长城,因此,北魏成了中原的守门人。
然而,随着北魏的崛起,柔然逐渐壮大,最终成为草原的霸主。与此同时,突厥族原本是柔然的奴隶,专责冶铁和打兵器。随着突厥的崛起,草原的霸主地位发生了变化,突厥开始与柔然争夺草原的控制权,并最终在552年击败柔然,柔然的首领自杀,突厥成为草原的主宰。
突厥的鼎盛时期,势力东至辽海,西抵里海,北跨贝加尔湖,南至长城。与此同时,北周和北齐这两个中原政权也开始向突厥靠拢,进行结盟与通婚。这个阶段,草原和中原的政治格局紧密相连。
02. 突厥的内乱与中原的崛起
突厥的崛起让草原和中原的博弈更加复杂。突厥的君主逐代更替,但随着木杆大可汗(第二代君主)的去世,草原帝国的统治开始出现问题。突厥帝国在经历了继承权的纷争后,内乱逐渐爆发。这一时期的突厥,虽然表面上统一,但内部的权力斗争却给了中原政权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北周在内部统一后迅速扩张。公元577年,北周攻灭北齐,为中原的统一铺平了道路。然而,突厥并未积极干预北周的行动,这一切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突厥正忙于处理自身的内乱。突厥在此时没有插手中原的统一,最终使得中原得以迅速整合。
03. 隋朝的崛起与突厥的分裂
随着杨坚篡位建立隋朝,中原迎来了新的政权。杨坚迅速完成北方的统一,然而,突厥依然存在很大的威胁。突厥虽然一度是草原的霸主,但内乱不断,草原的统一开始走向分裂。尤其在木杆可汗和佗钵可汗去世后,突厥的继位问题引发了严重的权力斗争,这为隋朝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04. 长孙晟的巧妙策略
隋朝面临突厥的威胁,但长孙晟的纵横捭阖策略为隋朝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长孙晟通过分化突厥,成功地与突厥的部分部落建立了联盟。特别是在突厥三大可汗聚集在长安外围时,长孙晟成功通过离间计,使得突厥的分裂进一步加剧。
长孙晟的策略最终成功迫使突厥退兵,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两个汗国。这一变化让隋朝获得了喘息之机,也为隋朝最终反击突厥奠定了基础。
05. 隋朝反击与草原的分裂
隋朝并未止步于此,公元583年,隋朝开始大规模反击,实施“八道出塞,全线反击”的战略,动员超过20万兵力,横跨整个长城,向突厥展开攻势。隋朝的反击迅速压制了突厥的攻势,并迫使突厥的部分部落撤退。最终,突厥人的进攻被击退,草原的统一彻底瓦解,草原的分裂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06. 总结:中原与草原的循环
历史的循环是中原和草原之间永恒的博弈。草原的强盛依赖于中原的分裂,而中原的统一则往往伴随着草原的分裂。这一循环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多个阶段,无论是成吉思汗的崛起,还是秦汉时期的草原征战,英雄往往出现在这种历史的转折点。
中原的统一和草原的分裂,成就了各自的帝国。在不同的历史节点,草原和中原的势力交替更替,历史的演变推动着这场永无止境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