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三年九月,朱瞻基亲自率军击败兀良哈的战役发生在会州附近。《明史》记载,当时兀良哈入侵会州,朱瞻基带领精锐三千士兵迎击敌军。战斗中,朱瞻基亲自射杀前锋的三名蒙古骑兵,明军士气大振,左右两翼协同进攻,成功大破敌军。见到明军的黄龙旗,兀良哈众将才意识到皇帝亲自出战,纷纷下马投降,敌酋也被斩杀。
《明史》对战役记载较为概括,缺少一些细节,比如敌军的具体兵力。《明宣宗实录之四十七》提到,兀良哈兵力约一万。朱瞻基接报后自信满满,认为这是敌军自寻死路,决定亲率三千精锐迎战。虽然有大臣担心兵力不足,他却坚定地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
作战时,朱瞻基采用出其不意的战术,将三千兵分为三路,从中路和两翼同时进攻,箭雨如注,随后神机营发炮支援。由于敌军毫无准备,很快便被击溃。朱瞻基能取胜并非偶然,他年少时随永乐皇帝征战,具备丰富的军事经验,也能够准确判断战局。他预料到敌人不会料到皇帝亲征,一旦发现黄龙旗出现,必然会投降。这种以少胜多的作战,并非鲁莽,而是精心算计。
实际上,兀良哈势力在边疆诸部中相对较弱,总兵力虽说一万,但组织松散、纪律涣散,更像是一支乌合之众。他们虽常袭扰边境,却无意与明军正面决战。朱瞻基充分了解敌情,因而敢以三千兵迎敌,显示了他勇气与智慧兼备的一面。可惜这位明宣宗英年早逝,四十岁便去世,使人不免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