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的选择:为何他没有投靠刘备
在历史的转折点,曹丕登基称帝,而汉献帝被迫禅位,成为了山阳公。面对这样的身份变化,汉献帝是否会感到不满?他为何不选择投靠刘备呢?
汉献帝早有预料
说实话,汉献帝早就知道自己最终的结局。自从曹操将他从洛阳带到许都后,汉献帝就成了名义上的皇帝,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傀儡。随着曹操的权力不断膨胀,尤其是在统一北方后,汉献帝几乎没有什么实权,曹操完全掌控了国家的大政方针。汉献帝所能做的,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成为曹操摆布的棋子。
然而,曹操对他也并非完全苛刻。虽然汉献帝没有任何实权,但曹操依然保证了他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甚至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他。从这一点上来看,曹操对汉献帝并不薄。如果曹操有心称帝,汉献帝早就被迫下台了。汉献帝心里很清楚这一点,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曹丕称帝,汉献帝的态度
随着曹操的去世,曹丕继位,成为了新帝。对汉献帝来说,这一切并不意外。曹丕早就向他许诺过,他们可以共享天下,汉献帝依然可以以皇帝的礼节祭祀祖宗。尽管名义上他不再是皇帝,但他依然享有荣华富贵,且生命得到了保障。
因此,汉献帝对于自己的身份转变,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抱怨。相比起被剥夺权力,能够安享余生,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何不投靠刘备
那么,为什么汉献帝不选择投靠刘备呢?首先,刘备并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盟友。在汉献帝最困顿、最无助的时刻,刘备并未给予任何实质性的支持。当刘备逐渐获得荆州和益州时,汉献帝依旧是无人问津的皇帝,刘备也从未关心过他。
更令汉献帝失望的是,当曹丕宣布称帝后,刘备也在益州自立为帝。这一举动令汉献帝感到极为愤怒和失望。毕竟,刘备曾口口声声要“匡扶汉室”,但最终却也选择了称帝,露出了狐狸尾巴。
刘备的野心与汉献帝的顾虑
这时,汉献帝才意识到,刘备其实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权力野心家。他若选择投靠刘备,最终的结局或许不会比投靠曹丕好。毕竟,历史上曾有过类似的情况——项羽在称西楚霸王时,头顶上依然有一个义帝楚怀王,结果项羽为了独霸一国,秘密将楚怀王除掉。
汉献帝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并不愿意冒险去投靠刘备。他不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对于他来说,保住自己的性命,过上安稳的日子,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何况,刘备当上皇帝后,汉献帝恐怕更是命运难以自保。
结语:投靠曹丕的明智选择
最终,汉献帝选择留在曹丕身边,安享余生,这个选择无疑是最为明智的。若他贸然投靠刘备,未必能活得更好。历史的走向也证明了汉献帝的谨慎是正确的,因为刘备的蜀汉最后也不得不向曹丕投降。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汉献帝不去投靠刘备,实在是最为理智和安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