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历史中,斯大林以冷酷和暴虐著称。他性格冰冷、反复无常,身边的每一个人看似拥有权力,实则都活在恐惧之中。三十年代,斯大林发动了大规模的清洗运动,疯狂打压所有反对派,大力推行个人崇拜,致使苏联的政治环境极为扭曲。大量的人被判刑、流放,甚至遭到杀害。这段历史被称为苏联最黑暗的一页。
然而,在这段充满血腥和恐惧的时期,斯大林却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亲自为一位已故作家抬棺材。而这位作家,正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高尔基。高尔基曾在中学课本中为我们讲述过《海燕》这一寓意深远的故事。那么,为什么斯大林会亲自为一位作家抬棺呢?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尔基。高尔基于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他的童年充满了悲惨和磨难,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素材。他的小说《童年》便是基于他自己痛苦的童年经历所写。高尔基四岁时失去了父亲,11岁开始做学徒,并且在各地流浪。这些艰难的生活经历,使得高尔基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理解,也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01年,在俄国革命前夕,高尔基写下了著名的《海燕》,这篇文章中的海燕象征着勇敢与智慧,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而那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成为了激励革命者的口号。列宁对这篇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甚至和高尔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高尔基不仅支持列宁的事业,还为列宁提供了资金支持。但随着时间推移,高尔基对列宁的革命理念产生了质疑,并与列宁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最终,高尔基选择离开俄国,前往意大利。
1924年1月21日,列宁去世,身处意大利的高尔基却生活并不如意。他被墨索里尼政府监视,孤独而苦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伸出了援手。他尊敬高尔基,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位大文豪的影响力来为自己的政权树立形象。斯大林亲自指示为高尔基举办纪念活动,还通过信件赞美高尔基的成就,最终使高尔基于1928年回到了苏联。
高尔基于1928年5月28日抵达莫斯科。那一天,斯大林为高尔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几乎所有苏联的高层领导都到场迎接。斯大林还为他在莫斯科河畔准备了一座豪华别墅,甚至邀请高尔基入住自己的私人别墅。斯大林与高尔基的关系非常亲近,成为了少数几位能随意见到斯大林的人之一。为了提升高尔基的地位,斯大林命令全国掀起了阅读高尔基作品的热潮,高尔基的影响力空前绝后。
不过,高尔基并不是傻瓜,他清楚斯大林的用意。为了迎合斯大林,他开始大肆赞美斯大林,称他为“今天的列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尔基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36年6月14日,高尔基在莫斯科去世,享年68岁。关于高尔基的死因,至今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高尔基是被斯大林暗杀的,原因是他拒绝为斯大林写传记;也有传闻说,高尔基的死与他与斯大林的关系紧张有关,但这并没有确凿证据。
高尔基的葬礼成为了历史上最隆重的作家葬礼之一。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亲自为他抬棺,红场上有100万读者前来送别。整个葬礼的规格和规模都空前绝后,堪称一代文学巨匠的最终礼遇。
高尔基的故事让人感叹不已。大家怎么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