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虽然做事有些不择手段,但不能否认他确实是一位乱世英雄。尽管周世宗柴荣对他恩重如山,赵匡胤却在柴荣刚刚去世不久,就从他亲手建立的大宋王朝里夺取了江山。赵匡胤心怀雄图,想要恢复汉唐时期的盛世风光,扩展疆土,但他未能活得足够久,未完成自己的愿望便早早去世,实在令人惋惜!即使如此,赵匡胤的继任者们在他去世后依旧保留了一些恢复失地的思想,至少有过一些尝试。但这些努力最终都未能奏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君主们逐渐变得懒散,他们更关注享乐而非进取。最终,这些昏庸的决策让大宋朝逐渐走向衰亡。赵匡胤若有知,恐怕在九泉之下要为这些不肖的继承者大动肝火了!下面就来看看宋朝三大“臭棋”到底有多愚蠢。
第一招: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签订的一项和平协议。简单来说,就是北宋每年向辽国支付一定的金钱和物资,换取和平。看似和平条约,实则像是交保护费。更为讽刺的是,北宋在战斗中明明处于胜利方,结果却依然要付出金钱。北宋的高层还自以为聪明,觉得每年少花点钱就能保持和平,比起打仗的花费和人命损失,似乎划算多了。然而,这种“聪明”的做法,却让燕云十六州彻底丧失了。北宋看似太平安定,但实际上官僚腐败、社会奢靡,表面上是盛世,实则腐化严重。就像在温水里煮青蛙,最终只会走向灭亡。
第二招:联金夹辽
1115年,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并开始攻击辽国。此时,宋朝本应该继续与辽国维持合作,打击正在崛起的金国,从中渔利。然而,北宋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与金国结成联盟,共同攻打辽国。北宋希望通过这种“海上盟约”来瓜分辽国的领土。然而,金国并不像宋朝那样安于现状,他们的野心远远超出了宋朝的预期。金国不仅要吞并辽国,还将目标锁定了宋朝。果不其然,金国灭辽后,迅速南下,最终宋朝两个皇帝被俘,北宋灭亡。
第三招:联蒙抗金
这个错误几乎是与“联金夹辽”如出一辙。宋朝为了打击金国,选择与蒙古建立同盟,帮助蒙古攻灭金国。结果蒙古成功消灭金国后,却反过来南下侵略宋朝,最终导致南宋灭亡。历史的教训一次次重演,宋朝却没有从北宋灭亡中吸取教训。南宋的统治者依然贪图享乐,缺乏应有的铁血精神,再次为自己种下了覆灭的种子。即使有岳飞、陆游、辛弃疾等英雄人物,依旧受到了排挤和打压,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宋朝的历史,几乎是一部被外敌打压的史诗,几乎没有主动出击过。
这三大“臭棋”充分显示了宋朝领导层的短视与懒惰,也揭示了缺乏进取心和铁血精神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