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项羽与叔父项梁共同起兵反抗秦朝。项梁死后,项羽成为义军的领袖。随着秦朝的灭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在这些诸侯中,唯有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围困在垓下,他尝试带领部队突围,但只剩下二十八骑。当他逃至乌江时,已没有随从,经过一番激战杀掉了几百名汉军后,项羽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便挥刀自刎,结束了自己短暂却辉煌的一生。
项羽死后,郎中令王翳割下了他的头颅。随后,项羽的尸体引发了一场争抢,数十名士兵因此死伤。最后,五名汉军将领各自获得了项羽的尸体一部分,他们分别是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和杨武,这五人后来都被刘邦封为侯爵。本文将详细探讨他们的结局。
王翳是一个老秦人,早年在秦军服役,在汉朝灭秦后投降刘邦,并担任郎中骑一职。垓下之战时,王翳参与围困项羽,最终割下了项羽的头颅并带回报功。刘邦按照之前的承诺,封王翳为杜衍侯,食邑1700户,排名功臣榜第102位。之后,王翳鲜有记载,直到前182年去世。王翳的儿子王福继承了爵位,杜衍侯的头衔一直传到他的玄孙,直到汉武帝时期因罪被废除。
杨喜是陕西华阴人,原本只是个无名小卒。前205年,他投奔了刘邦,并被任命为郎中骑。垓下之战时,杨喜追击项羽,曾因项羽的怒目而后退。项羽自刎后,王翳割下他的头颅,杨喜抢到项羽的左腿。回到刘邦处后,他因功被封为赤泉侯,食邑1900户,位列开国功臣第103位。杨喜之后平淡无奇,直至前168年去世。后来,他的家族出了一位重要人物——杨敞,杨敞因受到霍光的赏识,仕途飞黄腾达,成为汉昭帝时期的御史大夫、丞相等高级官员。杨敞成为弘农杨氏家族的始祖,后代繁荣,东汉时期的“四世太尉”就是杨家族人的事迹。虽然有传言称隋朝的杨坚出自弘农杨氏,但这一说法并不被完全认可,因严格的封建礼教要求后代不能以先祖之名命名。
吕马童与项羽有旧交,曾在项羽麾下作战,后来归顺了刘邦。前204年,他参与了汉军消灭龙且的战斗,累升为骑司马。垓下之战时,吕马童亲眼见到项羽时,项羽认出了他并惊讶地说:“你不是我的故人吗?”吕马童吓得不敢正视项羽,只指着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羽随即自刎。项羽死后,吕马童只获得了一些零碎的尸体部分。刘邦封他为中水侯,食邑1500户,排名开国功臣第101位。前170年,吕马童去世,谥号“庄侯”。其后,吕马童的后代继承爵位,但直到汉武帝时期,第五代吕宜城因酎金事发而被除爵。
吕胜,也叫吕腾,前205年随刘邦出征,担任郎中职务参与征讨项羽。垓下之战时,吕胜也在其中,并获得了项羽的左臂。刘邦封他为涅阳侯,食邑1500户,排名开国功臣第104位。前176年,吕胜去世,谥号“庄侯”。然而,吕胜的儿子吕成继承爵位后,因被举报不是吕胜的亲生儿子,最终被废除爵位。
杨武是前206年投靠刘邦的,他被封为郎中骑将,并在阳夏之战后升任都尉。垓下之战时,杨武抢到了项羽的右脚。刘邦为他封吴防侯,食邑700户,排名开国功臣第94位。杨武在前167年去世,谥号“庄侯”,他是五人中最后去世的一个。他的儿子杨去疾继承了爵位,然而,前143年因犯罪而被剥夺了爵位。
小结:
这五位本无显赫背景的小人物,因为在项羽自刎后的尸体争夺战中各自获得一部分尸体而得以封侯。尽管他们的爵位和名号有所不同,然而他们五人的最终结局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死后的谥号都是“庄侯”。其中,杨喜是成就最大的,他的家族在东汉时期更是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名将和高官,特别是“四世太尉”这一荣耀,令弘农杨氏家族声名显赫。与其他四人相比,杨喜的家族传承较长久,而其他人的爵位则在几代之后被废除,家族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