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闹灾荒,有人冒充灾民,和珅往粥里放一样东西立刻解决!
创始人
2024-11-02 01:36:09
0

原标题:乾隆年间闹灾荒,有人冒充灾民,和珅往粥里放一样东西立刻解决!

文/印象历史品读

乾隆年间闹灾荒,有人冒充灾民,和珅往粥里放一样东西立刻解决!

一提起和珅,大家都认为他就是一个胖子,而且还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在这里我们要纠正大家一个误区,虽然人家是贪官没错,但是历史上的和珅长相俊美,所以才能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

后来嘉庆皇帝抄了和珅的家,的确也搜出了无数金银财宝,财产总和更是达到了11亿两,这是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虽然说和珅贪婪,拍马屁,但是他的政治才能无法抹灭。比如在任期间修订四库全书,为乾隆出谋划策等。也因为他的才能乾隆才会将很多大事交给和珅。

我们都知道,乾隆在位期间长,政治才能也不错,不过有时候老天爷不赏脸,时不时会闹饥荒。古代赈灾银从国库下拨到灾民需要经历层层剥削,到灾民手中更是寥寥无几,甚至在饥荒时期还会出现一些好逸恶劳的百姓冒充灾民的情形。

乾隆得知要好逸恶劳的百姓竟然冒充灾民雷霆大怒,任命和珅立即前往赈灾现场,务必解决此事。可能有人问抓起来就好了,但是古代又没有电子监控怎么辨别谁才是真正的灾民呢?

话说和珅到了赈灾现场并没有立即下令捉拿伪装百姓,而是前往分粥地点默默观察灾民。难道和珅有火眼金睛不成?当然不是,和珅叫来下人,下令煮粥厨子往粥里放一样东西。果然冒充灾民的人一天比一天减少,困扰当地官员多时的情况得到有效解决,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和珅在赈灾粥里放了沙子。不知道原因的小印首先吐槽,这也太贪婪了吧?加点水还能原谅你,加沙子是要折磨百姓吗?其实也不是。

和珅赈灾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救济受灾挨饿的灾民,从而避免他们造反,维持朝廷稳定。如果往粥里放沙子,可以极大限度地降低赈灾粥的价值,除了真正吃不饱饭的灾民,正常人是不会想要和自己过不去的。这下子就过滤一大批懒散游民和冒充的灾民的百姓,可以说是精准扶贫,让赈灾更加准确地服务到需要的人手中。这样做还有一好处。

没有人愿意吃用加了沙子的粥,灾难一过去,大家填饱肚子就会振作起来重建家园。这就有效解决了灾后重建的问题,可谓是一箭双雕。

从古至今,无论是哪个朝代一旦有利民的好政策下来,就肯定会有贪腐,但是和珅的办法虽然不算对灾民好,却有效解决困扰灾民的问题,也算是大功一件了,也难怪和珅会那么受到宠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黑暗三朝——明代正统、景泰、天... 明代制瓷业的发展,可谓是有目共睹,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新品种、新器型都出自这一时期。尤...
原创 清... 盘点清朝历史中,有一对婆媳都出自蒙古族,她们的名字叫“哲哲”,两人不仅仅名字相同,而且都是大清“第一...
阳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韵与历史...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也是诸多城市开始崭露头角的重要阶段。...
原创 王... 老覃在昨天写了《1948年,毛主席严肃批评杨尚昆等人:你们读的马列主义到哪里去了》一文,文中提到:1...
中青报: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岂能...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一定非要蹭历史名人和“超级大IP”才能有市场。 最近,一些打着...
南宋官窑:百年临安府,千年瓷文... 文博时空/文 文博失控 作者 匡悦 文物摄影 | 杜广磊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越窑、德清窑、...
原创 韩... 韩国发现20多枚文物,专家建议写进教材,网友:我国有十几吨! 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远流长,并且古人为我...
周公还政周成王 周公还政周成王 “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给姜太公以专征专伐的特权,那么...
原创 汉... 作者:赵心放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河南郡洛阳人。他十八岁时就以博览群书,擅长撰文受到...
原创 此... 此人太厉害了,一枚炸弹就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其实特工也是分成很多种类的,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