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汉朝历史时,大将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尤其在东汉时期,甚至超越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许多人认为汉朝的第一位大将军是卫青,但也有观点认为是韩信。那么,究竟是卫青还是韩信才是汉朝的首位大将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大将军”一职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那时的大将军,或称“上将军”,并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职位,而是为特定战争设立的临时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前线总指挥”。因为秦朝短暂的存在,大将军的职务也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到了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负责统领整个汉军。当时的大将军依旧是临时性质的职务,直到项羽被击败后,韩信的大将军职位也随之撤销。在西汉建立后的几年里,像灌婴、柴武、张相如和窦婴等人也都曾担任过大将军,领导过汉朝一些重要的战役。 然而,在汉武帝之前,大将军的职务始终没有固定化,而且并非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以周勃和周亚夫父子为例,他们虽然在西汉初期掌握了大量兵权,但始终没有担任过大将军。直到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在取得了重大的高阙大捷之后,才被汉武帝任命为大将军。这次任命,与之前的大将军职位相比,卫青的职务发生了三大变化: 首先,卫青出任大将军时,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正处于暂停阶段。也就是说,卫青的任命并非为了应急指挥战斗,而是正式任命为常设的大将军,拥有类似丞相的地位,权力也大幅增强。卫青的任命让“大将军”从一个临时职位转变为具有长期权力的官职。 其次,卫青的任命时,太尉一职已经空缺多年。这意味着,卫青的大将军职务不仅仅拥有战时指挥的权力,还获得了全国兵权的掌控。之前的大将军职位,如韩信和周勃,都是战时临时指挥官,无法掌握全国的兵权,而卫青却打破了这一传统。 最后,卫青不仅在外统军,还同时担任“侍中”和“录尚书事”职务。也就是说,卫青在军队之外也担任了内朝的重要职务。由于大将军的地位与丞相相当,卫青成为了内朝的首席官员,实际上掌握了实权。 综上所述,卫青的大将军职务不同于之前的所有大将军。他不仅是在和平时期被任命,而且首次拥有了全国兵权,并且成为内朝的核心人物。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认为,汉朝的第一位大将军应当是卫青,而非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