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许多有能力的人物曾以“忠臣”的身份为国家效力。然而,这些人的儿子却在继承了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后,迅速篡位,开创了新的王朝。本文将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几位历史上这种父子继承而又篡位的著名人物。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枭雄,他出生于孝廉家庭,早期因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而崭露头角。在董卓专权时,曹操花费巨资讨伐董卓。192年,他在兖州的战斗中成功诱降了30万黄巾军,并从中挑选精锐,组建了自己的部队。
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开始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展开近30年的征战。在打着天子旗号的名义下,曹操迅速击败了袁术、陶谦、吕布、袁绍等众多敌对势力,并逐步统一北方。208年,曹操南征时,在赤壁之战中遭遇孙刘联军的失败,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
同年,曹操恢复了丞相职务,并自领丞相一职。到213年,汉献帝封他为魏公,给了他极高的权力,并在邺城建立了魏国。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只有两位公爵,西汉的王莽和曹操。216年,曹操更进一步,晋升为魏王,虽然名义上他还不是皇帝,但实际上已拥有天子般的权力。如果他想取代汉献帝,完全可以轻松实现,但他始终保持臣子的身份。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年66岁。曹丕继承了魏王和丞相的职务,并不像父亲那样甘于做汉臣,而是急于称帝。同年10月,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皇位,建立了魏国。但魏国的命运并不长久,46年后,司马家以相似的方式篡位,推翻了魏国。
司马懿是司马家篡权的始作俑者。作为曹魏的臣子,司马懿在曹操、曹丕、曹叡的统治下安分守己,隐忍几十年。然而,当曹芳继位时,曹家的能臣大多已去世,司马懿最终在249年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掌握了魏国的实际控制权。两年后,司马懿去世,由其长子司马师继承。司马师无儿子,便将权力传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虽然不如司马师有能力,但胆量却很大,甚至在公开场合弑帝。264年,司马昭被任命为相国,并被封为晋王。第二年,司马昭去世,儿子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和晋王爵位。司马炎急于称帝,仅在父亲去世后四个月就迫使魏元帝曹奂禅位,自己登基建立晋朝。尽管晋朝在政治上统一了大部分地区,但由于大肆封王和权力斗争,导致了八王之乱,西晋仅存在了51年便灭亡。
桓温和桓玄父子也有类似的篡权经历。桓温原是东晋的臣子,他通过努力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并发动北伐希望夺取政权。尽管他的北伐失败了三次,但他依然想要进一步获取权力。最终,桓温利用军事威胁迫使司马奕退位,但他在权力斗争中并未成功称帝。死后,桓温的儿子桓玄继承了他的权力,并一度掌控了朝政,最终桓玄在403年逼晋安帝禅位自立为帝,但在短短一年后便被刘裕所推翻。
高欢和高洋父子则是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权臣。高欢原是六镇起义的参与者,经过多年努力,掌握了大权。公元531年,高欢起兵攻占洛阳,扶持了孝武帝元修,并掌控了朝政。高欢去世后,他的长子高澄继承了其权力,并继续稳固东魏政权。然而,高澄未能完成自己称帝的梦想,他在29岁时被谋杀。高澄死后,他的弟弟高洋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成功登基,建立了北齐。尽管高洋在初期有所成就,但他最终因奢靡的生活而死,北齐政权也在28年后被北周灭掉。
宇文泰和高洋几乎是同时期的对手。宇文泰曾是贺拔岳的手下,后来成为西魏的实际控制者。尽管宇文泰去世后,西魏陷入了混乱,但其侄子宇文护掌控了权力,并逼迫西魏皇帝禅位,建立了北周。宇文护在接掌权力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残酷地杀害了几位皇帝。最终,宇文邕成为北周的皇帝,开始了长达12年的忍耐和复仇。然而,北周也未能长久存在,在581年被杨坚推翻。
总结:
这些历史上著名的父子篡权人物,多活跃在动荡的时代。虽然他们建立的朝代大多没有持续百年,但他们的权谋与野心,至今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曹操和高澄父子算是其中最具才干的,而宇文泰父子的无能,则使得北周的短命成了历史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