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历史长河里,确实有不少大人物是一套说一套做的典型。比如非洲知名的卡扎菲同志,口口声声誓言要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地球上最好的福利国,但他的所作所为常常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说到卡扎菲,他确实算是个“牛人”。27岁时他就发动政变,成为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40岁时还被推举为非洲统一组织(或其前身)的主席。到了2008年9月,非洲境内有200多位国王、酋长共同推举他为“万王之王”,他也野心勃勃地提出一系列目标:“需要一支统一的非洲军队来保卫非洲,需要统一的非洲货币,需要能够让人自由穿行非洲的统一护照。”
然而,这位把全非洲人放在心上的强人,在平民百姓尚且吃不饱的时候,自己却过着极度奢华的生活。家里成员各自拥有大别墅,儿子甚至拥有一排超级跑车,豪车琳琅满目,堪比世界级车展。这张是卡扎菲别墅里的一处豪华泳池的照片,显示出他家庭的奢华气息。
就个人财富而言,外界普遍估计他的财富超过100亿美元。要知道,利比亚在2015年的全国GDP大约291亿美元,而他一个人的财富就占到了约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他女儿豪宅里的纯金材质美人鱼沙发等豪物,都成为外界津津乐道的细节。
不过,站在对外的形象上,卡扎菲往往给人“非常克制、极为简朴”的印象。他出国访问时,不坐高级轿车,也不住高级酒店,而是骑骆驼、住在帐篷里。这一“骆驼和帐篷”的形象,甚至成了他的标志性符号,一看到骆驼和帐篷,人们就会想到他。
当然,他的生活也并非完全清白无瑕。有人传闻他的女保镖长相美丽,但有不少人声称曾经遭到他性侵,这类指控在公开资料中也被提及,需以事实与证据来核实。
在统治期间,卡扎菲并非完全的无道暴君。利比亚民众的生活确有改善,教育和医疗相对免费,社会福利也较为丰厚。这一点常被用来与现代意义上的“福利国家”相比较,很多时候人们也把这看作是他个人的恩赐,而非制度化、制度保障的福利体系。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像是领导人的私德与个人意志的体现,后者则是国家制度化的长期安排。
他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间也有一些趣味性的相似之处。两人都喜欢动用侦察与特务机构,对腐败深恶痛绝;有些故事还讲到他会以普通民众的身份出现在普通医院就诊,以检验医生是否认真对待,结果因医生不认真而产生了不愉快的结局。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冲突中被枪杀,享年69岁。如今,关于他的评价在利比亚甚至国际社会仍有分歧。有人怀念他,认为他曾在一定阶段改善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有人记着他带来的暴力与专制,以及他身上那种强烈的个人崇拜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