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工运人物记
第十二期
郭亮:爱国岂能怕挂头
“灿英吾爱: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
这是大革命时期党的杰出活动家、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郭亮,在1928年3月28日牺牲前留给妻子的遗书。这封遗书,是他对革命事业的最后嘱托。
郭亮,原名郭靖笳,湖南望城人。1916年,年仅15岁的郭亮在长沙街头看见被杀害的革命党人的头颅,义愤填膺,咏诗一首:“湘水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愁?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也就是从那时起,革命种子在少年郭亮的心中生根发芽。
1920年,他考入湖南第一师范,结识了毛泽东等进步人士,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1921年,郭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湖南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
1922年夏,郭亮赴岳州领导粤汉铁路工人罢工。他没有办公地就在破庙工作,没有印刷设备就用毛笔抄传单,没有通讯工具就靠暗号传递消息。在煤堆旁办夜校,在车头旁秘密开会。带领工人撬仓库、分粮食。从无到有,将铁路工人紧紧团结在了工人俱乐部周围。
8月25日,粤汉铁路全线罢工开始后,他带领数百名工人两次卧轨阻车。手顶车头排障器高呼“开车的工友,天下工人是一家,不要替资本家杀害自己的阶级兄弟呀”。列车被迫后退,停运三天。军阀吴佩孚不得不承认工会、增加工资,罢工取得了胜利。
粤汉铁路三千工人大罢工揭开了湘区工运第一个高潮的序幕,震撼全国,也展示出郭亮“极善于接近和鼓动群众的才能”。
此后,郭亮又在湖南领导发动了多次工人运动。1926年8月,他当选为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
1928年3月27日,郭亮因叛徒告密被捕,敌人用铁丝穿他手掌逼问党组织名单。他笑言:“我的同志遍天下,要杀便杀!” 29日午夜,在长沙司门口,高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年仅27岁。
终其一生,郭亮都践行了 “为工人解放奋斗终身” 的誓言。他不屈的革命意志和奋斗精神,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