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逐渐落后于西方。不过晚清也有人试图自救,开展洋务运动,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制造和科学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清朝确实出现了一些中兴的迹象。到1888年,北洋舰队已经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强队,虽然总实力还赶不上西方列强,但在亚洲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可惜这个优势很快被日本打破。
1894年9月爆发的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激战。结果北洋舰队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样子,遭遇了惨败。造成失败的原因,既有清政府的腐朽和李鸿章试图避战以求自保,也有北洋水师在战术上的失败,但这并不能说是官兵贪生怕死。相反,北洋水师的官兵在战场上非常英勇。真正的胜负天平,还是因为两国之间的装备与技术差距太大。
两边对比起来,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 海军规模:北洋舰队总吨位约3.43万吨,日本联合舰队约4.08万吨。
- 动力总实力:北洋舰队总马力约4.22万匹,日本联合舰队约6.89万匹。
- 航速:北洋舰队航速约10节,日本联合舰队约14.5节。
- 武器装备:北洋舰队只有58门大口径炮,射速较慢,平均每分钟只有约23发炮弹,大多是实心穿甲弹;日本联合舰队却有104门大口径炮,且是速射炮,射速高达每分钟约232发炮弹,炮弹的性质也更先进,命中后对船体的损伤很大。
在舰队官兵素质方面,北洋水师也不如日本联合舰队。日本海军的传统受英国影响较深,无论是管理、训练水平,还是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受教育程度,都高于北洋水师。北洋水师起初也请来英国教官进行训练,但后来这位教官因为“撤旗事件”等原因离开中国,1890年就辞职了。此后北洋水师的训练只能靠自行摸索,效果很有限。
总体来说,北洋水师建成之初确实达到过亚洲第一的水平,但此后就停滞不前,没有继续更新新舰,只是一味地吃“老本”,到了甲午战争时已经慢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被日本联合舰队赶超,令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