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朝入关以来,汉人很难掌握大权,直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才逐渐崭露头角。而在这之前,岳钟琪是清朝唯一一位出将入相的汉人大将军。
岳钟琪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第21世孙,他平定了西藏、征服青海,稳固了川陕边疆,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因一件为自保而出卖反清者的事情,他的仕途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差点步了老上司年羹尧的后尘。岳钟琪的传奇一生,既充满了光荣,也饱含争议。
岳飞一生的忠诚与英勇为后人敬仰,《满江红》激发人们的豪情,而《风波亭》的悲剧也令无数人惋惜。岳飞遭害后,他的三子岳霖幸运生还,在众人帮助下逃亡,隐姓埋名,继续传承岳家的血脉。岳霖的儿子岳珂后来成为了文官,官至正三品,父子合力完成了《鄂国金佗稡编》,记录了岳飞与岳云的英勇事迹。到了第21代,终于有了可以与祖先比肩的英雄人物——岳钟琪。
岳钟琪生于1686年11月8日,字东美,凉州庄浪人。父亲岳升龙曾随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屡立战功,获得朝廷赐匾,升任四川提督。岳钟琪随父入川,也算是典型的“将门之后”。他自幼聪慧,精通琴棋书画,特别喜欢军事,早在少年时便显示出出众的军事才能。16岁时,他与宋秀之女结婚,父亲为其捐了一个候补五品同知的官职。之后,岳钟琪随父亲来到四川金堂县养老,但他并没有将大好时光虚度,而是默默积蓄力量,准备为国家效力。
25岁时,岳钟琪得知准噶尔汗国侵犯西藏,边境形势危急,便毅然从文职转为武职,担任松潘镇中军游击。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他很快升任四川永宁协副将,逐渐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1717年,准噶尔汗国与沙俄联合侵扰西藏,攻入布达拉宫,杀害了西藏王的儿子,并拘禁了达赖、班禅等宗教领袖。西藏局势危急,康熙帝派遣十四阿哥胤禵前往西藏平叛,岳钟琪则以先锋身份率领精兵在西藏打响了第一战,迅速消灭叛军,赢得了第一次重要胜利。
岳钟琪一路向西,攻占了里塘、巴塘,并成功击败了当地叛乱的土司和喇嘛。随后,他指挥军队通过奇袭三巴桥,一举击溃了叛军,迫使各部落纷纷投降。经过一系列战斗,他最终平定了西藏的叛乱,为清朝稳定西藏做出了巨大贡献。
1721年春,岳钟琪随大军凯旋归川,并因战功卓著升任左都督,后来又被赏戴孔雀花翎,成为四川提督,年仅35岁就达到了父亲的高度。之后,他又先后平定了青海索罗木的叛乱和雍正皇帝即位后的青海蒙古叛乱。
1723年,雍正即位后,青海的叛乱再次爆发,岳钟琪被任命为副将军,随年羹尧出征。岳钟琪凭借出奇制胜的策略,成功击溃叛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随后,他在打败敌军后,主动出击、未待春天就发起了总攻,成功收复了青海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确保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岳钟琪不仅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也赢得了朝廷的赏识。雍正曾为他加封“奋威将军”,并赋予他更多权力。然而,由于岳钟琪位高权重,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威胁”。他多次被陷害,尤其是在1727年,一封“反清复明”的信件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面对困境,岳钟琪机智地将此事处理得当,向雍正报告,并且成功查清了其中的真相,避免了自身的祸端。
尽管有过沉浮,岳钟琪一直保持忠诚与理智。他的军事能力和忠诚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的平乱中,岳钟琪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军事成就堪比祖先岳飞,但却始终陷入“忠诚与权谋”的两难处境。
最终,岳钟琪在乾隆帝的召唤下复职,再次出征平定了叛乱,圆满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不幸的是,他在回程途中因病去世,享年68岁。岳钟琪的生命虽短暂,但他一生戎马,战功显赫,成为清朝三代皇帝的重要依靠之一。
尽管岳钟琪因自保而出卖反清者,遭人非议,但他的忠诚、勇气与智慧依然值得后人铭记。他平定疆域、维护国家稳定的事迹,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