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为何要称自己为“朕”?将朕字拆开,就得到答案
创始人
2025-10-13 15:03:48
0

在许多古装影视里,皇帝自称的称呼常常出现,比如“孤”“寡人”等等。而最耳熟能详、最具标志性的自称,就是“朕”。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康熙大帝开创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被后人称作“康乾盛世”。在批阅奏折时,康熙还喜欢在奏折上写下朱批——“朕知道了”,把“朕”作为皇帝的自称,拥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国。除了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车辙等制度,他还推动了许多重大的创新,例如修建长城、实施郡县制、建立“三公九卿”这样的官僚体系。这样的改革,为日后的统一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了“皇帝”这个称谓后,皇帝还需要自己的自称。在秦始皇之前,夏朝的帝王自称为“后”,春秋战国时期的帝王自称为“王”。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在他在位二十六年时,正式自称“朕”,并沿用至清朝为止。也就是说,“朕”成为皇帝专属称谓的时间,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那么,“朕”到底有什么寓意呢?首先,“朕”并非一开始就专属于皇帝,古代社会里“朕”字并非只有君主才用,平民百姓在一些文献里也会出现“朕”的用法。例如《离骚》《庄子》等经典文本中,出现了把“朕”作为“我”的含义的用法。因此,秦始皇要把“朕”定为皇帝的自称,也是在历史观念上的一次重要转变。

“朕”字之所以选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字面上的谦称:在古代,表达自称的字常带有自谦之意,“朕”字也有类似“船上微小裂缝”的象征,与“孤”和“寡人”类似,表示自谦。第二层含义更深远,涉及“朕”字的古体字形。很多人会以为“朕”拆开就是“月”和“关”,其实这是对现代写法的误解。古体字的“朕”拆开后,其实是“舟”和“灷(zhuàn)”。

远古文明多沿河流而生,华夏文明因黄河与长江而兴起。舟作为远古船只,象征着资源获取和出行的权力;“灷”则代表火种、火花,是文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古代的部落社会,船只和火种都由部落首领来保管,因此“舟”与“灷”往往成了权力的象征。把这两者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朕”这个字所承载的至高无上的皇权意涵。这也是李斯向秦始皇推荐用“朕”自称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朕”既带有谦逊的意味,又承载着不容置疑的权力象征。它从秦始皇那里开始,成为帝王专属于自己的自称,一直沿用到清朝,成为中国古代君 monarch权力的一个重要象征性符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发现!秦始皇祖母陵墓发现灭...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秦始皇祖母陵墓出土的长臂猿为灭绝新物种 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团...
原创 日...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盟军将矛头转向东方。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连续失利,海军力量几乎耗尽,同时在...
原创 玄... 一、引言 说到唐朝的魏征,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那个敢于直言直谏的忠诚大臣。无论是在李世民面前,他多次...
国际高端艺术市场推荐艺术家李元... 李元晦个人简介 李元晦,原名李明星。 号古藤居士,1955年生,山东临沂人,毕业于枣庄学院。山水宗...
晶盛机电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晶盛机电(300316)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基于...
原创 商... 夏朝早期,太康因荒淫无度而失去民心,于是东夷的后羿发动了政变,史称后羿代夏。类似的事件在商朝建立不久...
原创 日... 1945年,日军在越南西贡遭遇惨败,大批日军被俘虏。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在这群日军俘虏中,竟然有一个来...
原创 韩... 说到战神,你可能会想到上古时期的蚩尤,那个战无不胜的恶神;也可能会想到白起,他在战场上几乎无敌;或者...
在“千年石窟”中聆听国乐 一场...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8日报道: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既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璀璨宝库...
原创 一... 2025年7月5日,没有地震,没有海啸,日本依旧平静。 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子,却让整个日本社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