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秋时期,不是公爵的很多诸侯为什么都被称为“某某公”?
创始人
2025-10-13 06:32:29
0

你可能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大多被称为某某公,比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等。但奇怪的是,按照当时的五等爵制(公、侯、伯、子、男),这些诸侯其实大多并非公爵。那么,为什么后世都习惯称他们为公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历史谜题。

首先要澄清一个历史认知:我们现在熟知的五等爵制其实是春秋初期才确立的。在西周时期,公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爵位,而是一种尊贵的荣誉称号。就像现代人称呼先生阁下一样,是一种尊称。

到了春秋时期,公就有了双重含义:一方面指正式的公爵爵位,另一方面仍保留着尊称的功能。有趣的是,当时任何人都可以称别人为公,但关键在于这个称呼是否被广泛认可。比如周天子册封的公(如周公、召公)就具有官方认可的地位,而诸侯国内部尊称自己国君为公则不一定被其他国家承认。

举个例子,鲁国史书《春秋》中就体现了这种差异:它称鲁国君主为公,却称晋国、秦国等国君为侯伯。这就像今天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习惯一样。

到了战国中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即战国七雄)都自立为王,并互相承认。于是这些国家在称王前的君主,就都被追尊为公,并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比如从晋国分出来的赵、魏、韩三国,以及姜姓齐国,他们的先君都获得了公的尊称。

当西汉时期的史学家们编撰《史记》《战国策》等重要史书时,已经形成了将战国主要诸侯国君统称为公的惯例。特别是影响力巨大的《史记》沿用了这一传统,使得这个称呼方式被后世广泛接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记载中,那些原本不是公爵的诸侯国君,大多都被称为某某公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市瓷暖家陶瓷设计有限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瓷暖家陶瓷设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严梓跃,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写生路上的思政课 4月23日,甘肃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思政课教师韩笑与同学们正在进行写生交流。受访者供图 清晨五点,...
每周股票复盘:豫园股份(600... 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豫园股份(600655)报收于5.46元,较上周的5.56元下跌1.8...
不到48小时,乌军打了20次突... 俄乌在红军城的争夺战已进入尾声,俄罗斯军队在红军城的包围圈合拢,缺口已不足1000米。俄罗斯媒体《军...
普京召集全体高层,俄媒暗示拉夫... 最近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缺席了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讨...
002480,重大资产重组! 【导读】新筑股份拟13.92亿元出售资产并以58.14亿元购买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切尔西2球领先!佩德罗破门,埃... 在11月9日的英超第11轮比赛中,切尔西迎来了与狼队的较量。这场比赛不仅是两支球队争夺积分的重要战役...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李秀成,站在苏州城内的忠王府,望着外面黑压压的清军淮军,内心充满了深深的绝望。凭借...
原创 相... “一家亲,何必那么急?”——为什么苏联、华约和俄罗斯总喜欢对“小弟”下手?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历史原...
办公室客厅字画傅继英书法“一帆... 文/澜清 画作/傅继英 “一帆风顺” 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美好祈愿,它并非简单寄托着 “无波无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