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收复台湾省之后,会派谁去当省长?关于此事毛主席早就有了人选
创始人
2025-10-12 18:03:16
0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他不是将军,却能指挥千军万马;他不以言语取胜,却靠一手毛笔震撼人心。

毛主席早在胜利的鼓点响彻全国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为台湾省画好了蓝图。他甚至连谁来当“省长”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在战争年代里写下“抗大校训”、在宣传战线上挥毫泼墨的舒同。

当时,大家都在盯着前线的战局,只有毛主席已经在考虑台湾的治理问题。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用人逻辑?毛主席为什么认定非舒同不可?舒同自己又是怎么面对这份“未竟之任”的?今天,我们就来打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

1948年的冬天,东北的雪下得格外厚,战场上的局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朗。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正打得火热,平津战役也箭在弦上。

很多人还在庆祝三大战役的胜利,毛主席却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台湾。

当时的台湾,正是蒋介石退路的首选。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毛主席清楚,如果不能尽快收复台湾,这片土地就可能成为反共势力的“最后堡垒”。

所以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中央会议上,他特地在华东局的管辖范围里,郑重地加上了“台湾”两个字。

这不是随口一说。毛主席这次是真的动手了。他开始着手组建中共台湾省委,并亲自圈定了人选:省委书记由舒同担任,副书记是刘格平。

舒同的任命,没有开会,也没有讨论,毛主席直接拍板。为什么这么快?因为他早就看准了这个人。

舒同的履历不复杂,但每一条都扎扎实实。他不是那种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猛将,也不是在外交场合游刃有余的谈判高手。

他是那种走到哪儿就能把纪律和信仰带到哪儿的人。他懂宣传、懂组织、懂群众,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怎么用文化话语来统一思想。

毛主席对台湾的判断很清晰。他知道台湾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一座复杂的社会结构。岛上有大学,有工会,有报纸,有宗教,也有大量的本地人和外来人混居。

他不需要一个只会打仗的人去当“省长”,他需要一个既能安民又能维稳的人。而舒同,就是那种“文能安民、武能稳局”的干部。

舒同的“文”,不是纸上谈兵。他的书法,那是写在战场上的。他被称为“马背书法家”,在长征途中、在抗战前线,他背着一袋墨水和毛笔,边走边写。

他的字出现在抗大门前,也出现在士兵的枪托上。他用文字把一支支队伍拧成了一股绳。毛主席就曾亲口说过:“舒同的字,有骨气。”

而他的“武”,也不是摆摆样子。他当过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也当过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他都不缺席。他最擅长的,是统战。

在渡江前夕,他一封信就策反了吴化文,让整整一个师的国民党部队起义。这种既能打,又能化敌为友的本事,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有的。

所以毛主席看中他,不是偶然。1949年7月,毛主席和朱德还专门发电报给陈毅、粟裕、张爱萍,要求加强海军力量,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这时候,台湾的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班子都已经组建完毕,开始集中培训。舒同也在其中,等着那艘渡海的船。

但天不遂人愿。1949年10月,解放军在金门战役中受挫。这一仗,打得太急、太冒进,后勤跟不上,结果前沿部队孤立无援,最终失败。

毛主席没有气馁,他还是坚持要解放台湾。他甚至在1950年的初春,把海南、台湾、西藏列为三大任务,并为攻台专门组建了第三野战军前线指挥部,由粟裕挂帅,集结50万兵力。

海军成立了,空军也开始组建。毛主席明确说:“我们搞海空军,最初就是为了台湾。”这不是一句空话,是真的在为攻台建制。但计划刚刚铺开,朝鲜战争忽然爆发了。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燃起战火。两天后,美国第七舰队就闯进了台湾海峡

这下,毛主席被迫调整战略。他不能一边对付美国军队,一边打台湾。于是,大批部队转而投入抗美援朝,攻台计划被迫搁置。

舒同的“台湾使命”,也就此停摆。中共台湾省委暂时留存,后来转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为各地培养干部。舒同没有怨言,他明白,服从大局才是共产党人的基本修养。

1954年,舒同被调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这是他从“台湾书记”转向“地方大员”的开始。再后来,他去了陕西,又去了军事科学院。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但他心里知道,有一段历史,始终没能亲手完成。

毛主席也没忘。到了1970年代,毛主席还在关心台湾的情况。1974年西沙海战后,解放军舰艇经过台湾海峡,蒋介石下令放行。这是两岸少有的“默契”。

毛主席没有高调庆祝,只是沉默着批准了行动。他心里明白,台湾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他后来对身边人说:“台湾问题,可能要下一代来解决。”

1975年,毛主席已近暮年。他提笔写下陆游的那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话,不是写给别人,是写给自己。他知道,他的统一大业,还差最后一块拼图。

舒同那时候还在岗位上。他没有公开谈过“台湾省长”这件事,但他那个年代的同志都知道,毛主席曾为台湾准备过一个完整的班子,而他,是这个班子的“一号位”。

舒同晚年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教人写字。他不讲书法技巧,他讲做人。“写字如做人,要正,要稳,要有骨气。”这句话,是他对后辈的教诲,也像是他对毛主席的交代。

直到1998年舒同去世,他都没有去过台湾。但他知道,那是一份未竟之任,也是一份历史的托付。他没有完成它,但他从未放弃它。

如今再看这段往事,我们才明白,毛主席的用人、布局、判断,一点都不简单。他不是在打胜仗后才考虑台湾,而是在胜仗到来之前,就已经为胜利后的治理做了周详的准备。

他选人不是看“谁打得最猛”,而是看“谁稳得住局”。在他眼里,台湾不是战场,而是一个需要精细治理的省份。而舒同,就是为这种局面准备的人。

历史没有给舒同机会,但历史也从未忘记他。如果哪一天,台湾真的回到祖国怀抱,我们回望这段往事时,会发现,早在七十多年前,毛主席就已经想好了第一任“省长”该是谁了。只是这一任,还没来得及上任,就被历史的浪潮冲走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事实上,关羽能够轻松斩杀颜良和文丑,却未能战胜庞德,主要有两个原因。张飞对此心里非常清楚。 白马...
原创 如... 说起中国和列强的那些事,得从一百多年前拉开帷幕。那时候的清政府弱到什么程度,1900年义和团运动闹起...
44年叶飞去牙医诊所看病,看到... 1944年春天,随着我军与日军的对抗愈加激烈,战争局势也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
top级连云港博云矿山机械有限... 推荐指数:★★★★★ 在矿山、陶瓷、环保等工业领域,固液分离是生产流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原创 中... 随着福建舰的荣耀入列,中国不仅成为了三航母时代的佼佼者,更是在全球军事舞台上发出响亮的号角。最近,美...
原创 青... 青砖承文脉 短剧续茶香——《万里茶道之青砖上的密码》开机仪式侧记 作者︱孙树恒 一 “漠南古道连欧亚...
Top大角鹿瓷砖:陶瓷建材地板... 陶瓷建材行业应用场景与技术需求分析 陶瓷建材作为建筑装饰的核心材料,其应用场景覆盖住宅、商业空间、公...
原创 前... 上海的天香阁有一位名叫潘妃的女子,曾因其美丽和才情在当时的风月场中享有盛誉。潘妃其实是潘素的艺名,她...
原创 韩... 汉字文化在东亚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例如,日本、越南、韩国...
原创 陕... 古代的中国,每一片土地的名字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标记,更是古人智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