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一次精彩的“战术回敬”。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表示愿意考虑参与核裁军,但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令美俄感到难以应对。中国明确指出,拥有最多核武器的国家(美俄)必须首先大幅削减核武器,并承担起核裁军的“优先责任”。
这一表态不是空洞的借口,而是对美俄在核裁军上长期“空口承诺、行动不足”的有力回应。尽管全球大多数国家支持核裁军,但真正采取行动的却屈指可数。如今,中国把这个问题直接抛给了美俄,要求他们率先承担起责任。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俄一直宣称自己是核裁军的“领头羊”。这几十年,他们确实销毁了一部分过时的核弹头,但更多时候,他们的裁军行动受限于维护费用和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他们手中的核弹头数量依然超过8000枚,占全球核武器总量的90%以上,距离“无核世界”依然遥不可及。
尤其是美国,过去十年对核武器的投入不小,甚至有报道称美国未来十年将在核力量上的支出高达9460亿美元。仅现有核系统的现代化费用,就可能达到350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却宣扬要实现全球核裁军,这显然与其实际行动相矛盾。
早在2020年,特朗普就曾公开呼吁将中国纳入美俄的核裁军谈判。他认为,中国核武器数量较少,且尚处“初级阶段”,这正是压制中国的好机会。西方媒体也跟风批评中国,指责中国缺乏“担当”,甚至说中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透明度低”且进展迅速。但事实是,中国的核政策一直保持高度克制。中国始终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从未在国外部署核武器,其核武器数量也始终保持在最低水平。
中国外交部曾明确表示,要求中国参与核裁军谈判既不现实,也没有道理。直到这次联合国大会,中国才表态愿意参与核裁军,但明确提出,必须先由美俄带头裁减核武器,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这一立场并非毫无根据,而是符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核心原则:有核国家应率先裁军。
中国提出的这一要求,反映了中国对美俄核裁军双标行为的深刻理解和反击。美方一方面宣称要实现全球核裁军,另一方面却在不断扩大其核武器部署。例如,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并在菲律宾和日本等地增加相关系统,这些系统大多数能够搭载核弹头,明显针对中国和朝鲜。同时,美国通过AUKUS协议与澳大利亚合作发展核潜艇技术,这些行为无疑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中国对此提出,若要进行核裁军,美国必须停止其全球核部署政策,放弃“核共享”和“延伸威慑”。否则,所谓的裁军谈判将只是幌子,背后仍然是利用战略优势胁迫其他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在核裁军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但中国的核力量也在不断发展。今年9月3日,中国展示了新型远程空射导弹“惊雷-1”,这标志着中国的核打击力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完善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布局。尽管如此,中国的军事建设并非出于扩张野心,而是为了应对现实的安全压力,特别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包围”策略。
然而,这并不改变中国在核裁军问题上的立场。中国再次强调,只要美俄先行裁减核武器并取消对其他国家的核压力,中国完全可以参与全球核裁军。
通过这次联合国大会的表态,中国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核裁军的坚定支持,且立场始终如一:核裁军应回归正道,促进全球安全、平衡和信任。与美俄越来越依赖核武器不同,中国的核战略始终保持保守,不主动挑起军备竞赛,也不通过联盟向他国转让核技术。中国的核政策,并不是因为缺乏实力,而是负责任的体现。
总之,中国提出参与核裁军的前提条件,不是借口,也不是虚张声势,而是针对美俄长期指责中国“拖延和回避”的回应。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你们先行动,我再考虑。”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不仅赢得了话语权,也展示了战略上的主动性。
当其他国家仍在口头上呼吁核裁军时,中国已经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接下来,美俄是否愿意接招,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参考资料:
1. 《特朗普称希望中国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外交部:既不合理,也不现实》2025-08-27
2. 《惊雷-1、巨浪-3、东风-61、东风-31等核导弹震撼登场》2025-09-03
3. 《国防部:中国一直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 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