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夏日生活
秦纮是明朝中期的官员,出生于山东单县。他在景泰二年通过科举考试,顺利考中进士,获得了南京御史的职位。性格刚直的他,敢于直言不讳,做事果断。当他刚到南京上任时,就因不畏强权,逮捕了一个横行霸道的太监傅锁儿。然而,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却使得秦纮得罪了不少权贵,最终导致他被贬为湖广驿丞。
在天顺年间,秦纮因御史练纲的推荐,得以提拔为雄县知县。虽然他在任期间严格执法,但因为得罪了当地权贵,之后被调任为谷知县。成化年间,秦纮历任葭州、秦州的知州,后来更被提拔为巩昌知府、西安府、陕西右参政等职位。在陕西期间,秦纮曾带领三千士兵,成功平定了少数民族的叛乱,因为立下赫赫战功,他被提高了俸禄。
成化十三年,秦纮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前往山西巡抚。在那里,他发现庆成王之子朱奇涧横行霸道,任意贪污腐败。朱奇涧凭借藩王之子的身份,几乎无人敢对其进行处罚。但秦纮并不畏惧,他上奏揭发了朱奇涧的罪行,结果引发了庆成王的愤怒,秦纮被诬告并投入监狱。
庆成王身为藩王,在皇室中有较高地位,尽管朱见深皇帝知道秦纮是无辜的,但依然无法反抗庆成王的权势。最终,秦纮被逮捕入狱。在内官抄家时,发现秦纮家中只有几件破旧的衣服,这一事实令朱见深非常感动。经过调查,法司未能查出秦纮的任何罪行,最终他被释放,皇帝还赏赐了秦纮一万贯的纸币。同时,庆成王被削去三分之一的俸禄,而镇国将军朱奇涧也被削夺了爵位。
此后,秦纮被调往河南担任巡抚,之后又调任宣府巡抚。在成化十七年,他与总兵官周玉一起奋勇作战,成功抵御了蒙古小王子的进攻,因此他被提拔为左佥都御史,并且后又调任户部右侍郎。不久后,内阁首辅万安排除异己,秦纮因与吏部尚书尹旻有些牵连,被污蔑为尹旻的党羽,结果被贬为广西右参政,随后升任福建左布政使。
在弘治元年,秦纮被任命为左副都御史,负责监督漕运。第二年,他被升为右都御史,掌管两广的军务,并且成功平定了多次少数民族的叛乱。在两广总督任内,秦纮开始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整顿,得罪了不少权贵。比如安远侯柳景在任职期间,大肆贪污军饷,屠杀无辜百姓,秦纮上奏弹劾,柳景因此被逮捕并判处死刑。
然而,由于柳景与孝宗皇帝庶母周太后有亲戚关系,周太后替柳景辩护。孝宗皇帝最终将秦纮捕入囚,并通过调查未发现秦纮有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大臣为秦纮鸣冤,皇帝还是决定罢免了他的职务,而柳景的死刑也被改为削爵闲置。
这一举措引发了大臣的不满,吏部尚书王恕等百余名官员联名请愿,最终经过几个月的调解,孝宗皇帝同意让柳景重新担任南京户部尚书。
弘治十一年,秦纮因身体不适向朝廷请辞,三年后,发生了鞑靼铁骑入侵陕西的事件。明军在花马池大败,敌人一路逼近平凉,整个西北地区为之震动。这时,有言官上奏说秦纮威名赫赫,建议他负责抵抗蒙古骑兵的重任。于是,孝宗皇帝决定重新任命秦纮为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派他负责三边的军务。
尽管已年届七十六,秦纮仍迅速响应召令,赶赴陕西重镇固原。他亲自了解当地的防务情况,祭奠阵亡的将士,抚恤战死者家属,查处了一些不法的守军官员,并选拔精兵,重新整顿军队,极大地提升了士气。他特别注意固原的防务,决定加强兵力,并将驻守的军队从二十四个城堡中调集到一处,以增强防御能力。
在秦纮三年的驻守期间,北方的蒙古部落不敢再轻易发动进攻,整个防线稳定下来。
弘治十七年,秦纮被召回朝廷,掌管户部事务。由于年事已高,他再次请求辞职,孝宗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最终,秦纮在弘治十八年去世,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