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文 | 木木
编辑 | 观星
1840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奴隶主理查德·里德失去了一名逃往纽约的奴隶。这次逃亡让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而想要追回奴隶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里德无奈地承认,即便北方法律并未赋予逃奴自由身份,真正要把他们带回去依旧困难重重,甚至几乎不可能。
这名奴隶在黑人朋友的保护下安全藏匿,如果有人试图强行带走他,当地人就会被煽动起来抵抗。因此,许多奴隶主宁愿放弃派捕奴人北上。他们清楚,真正阻止他们的并不是反对奴隶制的舆论,而是高昂的费用与耗时的过程。即便成功追回,代价往往远超预期。1829年,北卡罗来纳的海伍德家族就曾派出奴隶猎人,耗费大量精力追回逃奴,结果卖奴所得竟不及搜寻费用。
为了提高效率,奴隶主常依靠经过特殊训练的“猎奴犬”。这些狗并无固定品种,有猎狐犬、斗牛犬甚至苏格兰猎犬。它们被关养起来,平时不接触黑人,只有在训练时才被放出。奴隶的鞋子或衣物成为气味的引导物,一旦找到目标,猎犬就会获得肉食奖励。这样,它们学会凭气味追踪任何黑人。即便奴隶通过跳入溪水或撒香料来掩盖踪迹,也只能暂时拖延,最终还是可能被捕。许多奴隶主还用狗来恐吓奴隶,以防他们生出逃跑的念头。
除了猎犬,南方社会中随处可见的逃奴广告也是重要手段。无论是法院、酒馆还是邮局,甚至报纸上,都能找到奴隶主张贴的悬赏启事。这些广告通常简洁却精准,详细描述逃奴的外貌、语言、能力甚至性格,因为虚假信息会让奴隶主自己吃亏。最有价值的奴隶才会得到高额悬赏,例如路易斯安那的汽船手桑普森,就因聪明能干而备受重视。
然而,悬赏金额并不算高。19世纪初,追回奴隶的平均奖励仅十几美元,即便奴隶价格上涨,奖励金额也没同步增加。各州法律甚至规定,抓获逃奴者可获小额奖金,比如田纳西州境外抓到奴隶能得25美元,而弗吉尼亚对在北方抓获的逃奴则愿支付更高的补偿。
这些广告和捕奴行动不可避免地震动了北方社会。人们亲眼目睹奴隶制的残酷,开始质疑其合理性,反对声浪逐渐高涨。北方黑人和自由人对逃奴的同情,加上废奴主义者的宣传,使反奴隶制思潮迅速传播。报纸上不断出现的批判文章、民间组织的援助,乃至成千上万愿意庇护逃奴的人,共同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他从奴隶身份走出,成为著名的演说家和废奴领袖。他的文字与演讲点燃了无数人的激情。亨森、伯恩斯、沃德、布朗等人也写下自己的经历,巡回演讲中获得极大反响。这些真实的叙述比任何理论都更具力量,让北方人切身感受到奴隶制的残酷。
与此同时,“地下铁路”逐渐成型。这个秘密网络由废奴主义者与自由黑人共同建立,帮助逃奴通过伪装和藏匿不断转移,最终抵达自由之地。其名称或源自一个偶然的玩笑,也可能是借鉴铁路术语而来。它使无数人第一次违抗法律,积极为他人的自由负责。
“地下铁路”的存在让南方感到震怒和恐慌,他们加紧立法,试图遏制逃奴潮。然而,它不仅为逃奴带来自由,也让黑人获得组织经验,更在全国范围内加剧了奴隶制与自由州之间的对立,成为导致内战的重要推力。
奴隶制的残酷与逃奴的抗争,最终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转型。历史告诉我们,哪怕在最黑暗的制度下,人性的勇气与对自由的渴望,依然能撕开裂缝,照进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