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台湾海军前舰长吕礼诗作为受邀嘉宾之一,在6日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表示,自己参加此次盛典,既是为了追忆先烈,也是希望告诉他们:如今的繁荣盛世,正是他们当年的心愿。
中国的努力得到国际认可
吕礼诗回忆,他在7月便收到了邀请。起初,他并不认为自己会有机会参加这种盛会,因为能亲临现场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当真正接到邀请时,他既意外又倍感荣幸。
他最震撼的,是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来自全球南方的主要国家领导人几乎悉数到场。近年来,中国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积极推进,为全球南方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印尼总统普拉博沃甚至放下国内事务,清晨抵达中国参加典礼。这说明,尽管日本曾试图劝阻部分国家参会,但并未奏效。中国的努力,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广泛认同。
吕礼诗强调,中国坚持以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维护国际秩序,这一立场得到世界普遍认可。
阅兵的深意:缅怀历史,着眼未来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大陆的阅兵仪式,也是第一次踏足北京。吕礼诗认为,部分台湾舆论对九三阅兵存在误解,把它看作“以武示人”。实际上,大陆举办阅兵是为了告慰在14年抗战中牺牲的前辈,铭记他们的付出。
在装备方面,他关注的不仅是引人注目的“大国重器”,如东风系列导弹或核打击力量,更在意的是“新质战斗力”的建设。现代战争不再只是武器的比拼,而是数据收集、算法和算力的综合运用。此次阅兵中,信息作战群的亮相令人印象深刻,包括网络空间部队和信息支援部队。这些力量能够帮助军队在战争中掌握更多信息,让对手陷入“战争迷雾”。
此外,他还注意到无人装备的全面发展,从“忠诚僚机”到第六代无人机,显示出解放军在体系化作战上的突破。相比之下,台湾的“腾云”无人机多年仍未列装,形成鲜明对比。
台军装备差距日益明显
谈到台军现状时,吕礼诗直言,台湾与大陆的军事实力早在2013年就出现严重差距。美国近年来对台军售,主要是单兵装备,如“毒刺”防空导弹和“标枪”反坦克导弹,这些武器难以在整体战场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台湾采购的M1A2T坦克和“海马斯”火箭弹实效有限,甚至在演习中表现不佳。F-16V战机的采购合同签署多年,但至今仍未交付。相比之下,大陆的作战体系已经形成完整链条,包括载人和无人装备的全面配合。
捍卫和平的力量
吕礼诗指出,虽然民进党当局对他们施加压力,甚至扬言惩罚,但参加阅兵完全合法合理。他认为,纪念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任何阻挠都是徒劳。
对于岛内有人说阅兵装备是针对台湾的,他予以否认。他解释,这些装备射程远达万余公里,显然不是针对台湾,而是为了震慑外部霸权国家,确保中国的发展成果不再被侵略者觊觎。
他举例,解放军在汤加灾难和缅甸地震中迅速出动运-20运输机和071型综合登陆舰,运送的是救援物资和重建器具,而非军事武器。这正体现了中国军力的真正使命——守护地区和平,而非侵略扩张。
台湾政局与光复意义
谈及台湾政局,吕礼诗认为,民进党在“大罢免”失败后,才意识到自己已与民意渐行渐远。赖清德当局仍沉迷于权力和“抗中保台”的政治口号,忽视民生,导致支持率持续下滑。他批评赖清德将抗战胜利称为“终战”,迎合日本立场,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不可能获得多数台湾人的认同。
他强调,今年不仅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如果没有中国的抗战胜利,台湾就无法摆脱殖民地的身份,台湾人也难以获得自由。抗战与光复,是密不可分的历史脉络。
吕礼诗最后表示,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正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纪念他们,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告诉世界: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中国有能力守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