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一路攻势猛烈,先灭掉韩王郑昌,改立韩王信。随后,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纷纷倒向汉军,西魏王豹也在巨大压力下选择和解。为了笼络人心,刘邦假装要杀张耳,结果赵王歇和代王陈馀也顺势加入汉军。
到四月,刘邦已与塞国、翟国、河南国、殷国、韩国、赵国、代国和西魏国结成九国联盟。此时,项羽当初册封的二十位诸侯王,真正还在他麾下的只剩燕王臧荼、九江王英布和临江王共敖,余者要么覆灭,要么倒戈刘邦。
刘邦在洛阳为被杀的义帝举行隆重的葬礼,手书通告诸侯:“天下共立义帝,而今项羽弑君于江南,罪大恶极。我将倾关中之兵,聚三河士卒,顺江汉而下,愿与诸侯同讨弑帝之贼。”
此时刘邦坐镇洛阳,戚夫人怀孕在身,军务则交由太尉卢绾统筹。卢绾熟知楚军虚实:当初汉军迅速灭掉韩国,是因为韩王郑昌并非项氏宗亲,无人驰援。依此推断,从韩国方向进攻陈郡也会奏效,因为守将陈公利几同样不是项氏一族。
于是,韩王信率军佯攻陈郡,吸引注意;而刘邦则亲率主力联同塞、翟、殷、河南诸军,顺济水东进,直入西楚腹地。赵、代、西魏虽表面出兵,却并未真正渡河,明显在观望。
此时砀郡守将项它坐拥十余万兵力,却迟迟不敢应战,因而被卢绾戏称为“兵不血刃逃跑大将军”。项羽深知他的弱点,派猛将龙且率兵增援,并调集王武、程处等悍将辅佐。然而,项它依旧按兵不动,只是虚应抵抗,印证了他避锋芒的性格。
汉军先锋樊哙首先在外黄城外与楚军王武遭遇。王武本是项它心腹,手下有数万兵力和精锐骑兵。面对刘邦大军,他索性投降,将西楚黄旗换成汉军赤旗,但拒绝供给粮草马匹,也不愿出兵助战。刘邦无奈接受,但心知其随时可能反水。
这时,魏地豪强彭越率三万人马前来投靠,刘邦立即拜他为魏相国,许其收复楚军占领的魏地。汉军声势更加浩大,表面上已集结十国之兵,总数五十余万。
随后,曹参率军北上,攻打定陶。守城的是项氏宗亲项襄。起初他想学王武一样假降,但刘邦坚决拒绝,逼他交出一半粮草与兵器。彭越见机行事,直接攻城,迫使项襄二度投降。刘邦由此收复坚城,而项襄后来甚至被赐姓刘,封为列侯,其后裔更在西汉担任丞相。
就在此时,刘邦家乡沛丰一带却出现危机。西楚将领钟离眛趁机突袭,企图劫走刘邦家眷作为筹码。刘太公、吕雉及子女、兄弟一族,甚至王陵家眷都在其中。虽有任敖据城坚守,但终因经验不足被攻破,刘邦至亲尽数被俘。
幸而刘邦早派薛欧、王吸往南阳联络王陵,并护送家人。王陵虽犹豫不决,但此时也不得不出兵。其部队恰在途中拦截钟离眛,与之交锋,成功救下大部分人质,唯独刘太公和吕雉被楚军掳走。
此事令刘邦愈发痛恨项羽,而王陵、薛欧、王吸、任敖等因救援有功,皆获封侯。相比之下,樊哙的爵位食邑也不过与王陵持平,可见刘邦对这次功劳极为看重。
然而,项羽处理此事的方式却极其激烈。他优待王陵之母,本可拉拢王陵,但最终因王母自刎,他竟下令烹尸。王陵闻讯悲痛欲绝,彻底倒向刘邦。
项羽一再逼反盟友:杀韩王成激怒张良,抓王陵母亲导致王陵离心,灭英布全族逼得英布反叛。可以说,他几乎用残酷的手段,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