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早期,为了获得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天策府的高层将希望寄托在李世民身上,并策划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玄武门之变。玄武门的守卫三员“大将”也深知,只有李世民坐上皇位,他们才能享受荣华富贵,子孙后代也能名利双收。因此,在这场决定命运的政变中,三位将领各展所长,竭尽全力为李世民奠定了基础。
最终,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顺利登上了皇位,而这三位守卫者的功劳不可小觑。李世民登基后,知恩图报,给予他们极高的荣誉与奖励。甚至常何的一位门客,也因常何的功绩,而荣升为丞相。那么,这三位为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又有怎样的命运呢?
敬君弘:忠勇之将,英勇捐躯
敬君弘,出身于一个武将世家,家族的辉煌战绩给了他巨大的背影支持。他的祖父敬显儁曾因战功被封侯,曾任车骑将军等重要职务。敬君弘继承了家族的光荣,早年曾在隋朝做官,后归附唐朝,被李渊重用。
在唐朝建立后,敬君弘被任命为玄武门的守卫,并获得了云麾将军的称号。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支持者发动反扑,试图为他们报仇。敬君弘带领守卫,亲自抵挡敌军的猛烈进攻。在战斗中,敌军箭矢如雨点般飞射,战场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虽然敬君弘的亲信建议他应当等待援军,但敬君弘义无反顾,选择了带领部队英勇作战,与吕世衡一同奋战到底,最终英勇牺牲。
李世民深受感动,称帝后追赠敬君弘为兵部尚书、绛国公等高位,他的忠诚与勇气成为后世的楷模。虽然战死,但敬君弘的英名被传颂下来,李世民给予了他的子孙世袭的荣光。
常何:从背叛到信任,终成大将
常何,出身汴州的一个士族家庭,早年曾参与瓦岗起义,后归顺唐朝。在多次变局中,常何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特别是在唐朝初期的复杂政局中,常何凭借自己的政治眼光成功避免了“背叛”的困境,并一度策反王世充的部下,成功回归唐朝,获得了李渊的重用。
在李世民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常何及时被李世民调入京城,成为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之一。当李世民发动政变时,常何在门外坚守,准备随时迎接突变。他带领自己的兵力,提前为李世民设下了埋伏。李世民登基后,常何因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贡献,迅速在仕途上升迁,多次被李世民重用,并成为三朝元老。
吕世衡:忠诚勇敢,但因急功近利丧命
吕世衡,原为唐朝的中郎将,与李世民同生共死,长期合作,彼此深知对方的性格与能力。吕世衡和敬君弘一样,早早在玄武门之变中策划,准备为李世民打开宫门,迎接他的军队。然而,吕世衡和敬君弘在这场关乎生死的战斗中,心急功成,决定与敌军拼死决战。虽然他们勇敢无畏,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在战斗中战死。
李世民称帝后,对吕世衡的牺牲深感惋惜,虽然他未能生还,但仍追赠他为右骁卫将军,享受高官厚禄。
总结:三员大将的命运各异
这三位在玄武门之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帮助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也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敬君弘因忠诚和勇敢,英勇战死后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常何则凭借冷静的判断与稳重的处事方式,活了下来,最终成为唐朝的重臣;而吕世衡,则因急功近利、急于立功,错失了保命的机会,英勇牺牲。
这场政变,不仅改变了李世民的命运,也让这些守卫玄武门的将领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