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宦官弄权,明朝绝对是老大,无可非议。纵观明朝的历史,朱棣之后,哪一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个大宦官。今天的主角——刘瑾,就是其中一位,为了弄权,他有很多奇葩的行为,让人感觉都十分的可笑。
朱厚照,十五岁当上皇帝,明孝宗一直忙于政务,对其教育有所疏忽。从小和一群小太监一起长大,在不辨是非的引诱之下,朱厚照感觉只有亲近的太监们,才是自己的心腹,刘瑾就是其中之一。
朱厚照成为太子后,刘瑾自然也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讨好太子,成天想办法顺从他,引诱他游山玩水,欣赏歌舞。
刘瑾的行为,遭到群臣的反对。本来按照朝臣的意见,对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进行格杀,以免后患。朱厚照,面对八人的求饶,心下一软,竟然放过了他们。更让人奇怪的是,朱厚照立即下旨,让刘瑾监管东厂,其他的几个太监,也委以重任。
刘瑾的上台,直接导致了内廷巨变,很多的朝臣都被打压,乃至清除。
刘瑾,逐渐的变得可怕起来。
首先,他利用皇权,耍贱玩很,最重要的是,他掌控了明朝的所有厂卫机关。不但掌控重要的情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死。
刘瑾,在朝堂之上,扶持亲信,打击以及,只要心怀各异者,全部被清洗。在东厂、西厂的围攻之下,皇帝手下的锦衣卫已经失去了话语权,一切听从两厂的旨意行事。后来刘瑾又安排石文义,担任锦衣卫首领,将锦衣卫也纳入私人工具。
为了坚强对大臣和百姓的监控,刘瑾又成立了“内行厂”,锦衣卫的所有骨干,全部被刘瑾送入内行厂,并亲自担任提督一职。
自此之后,明朝所有的厂卫,全部在刘瑾的掌控之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特工之王。”由于刘瑾的权势太大,已经成为可以和皇帝朱厚照比肩的人物,外加给了他一个尊称“立皇帝”,而朱厚照是“坐皇帝”。
在刘瑾看来,掌控特务机关,可以监控全国的舆论,政情,巡抚这个职位就没有必要存在了。于是他矫旨下诏:裁掉巡抚。同样的道理,“给事中”这样的言官,也没有必要存在了。因此,就讲这一批人,定性为奸党,给予清除。
对付官员,刘瑾有一套,腾出手来后,刘瑾又开始对百姓下手。
首先,刘瑾提出要整治市容,驱逐无业游民,在京城之中,哪些酒保,磨工,卖茶水为生的人,全部驱赶出城,大量的流动人口被迫离开京城。
愤怒的“流民”,在城外东郊聚集1000多人,对外声称要找刘瑾报仇。毫无生路之下,很多人都自愿报名,心甘情愿的当刺客,刺杀刘瑾。
刘瑾得到消息后,心中十分的害怕,立即取消了驱逐令。
“无业游民”刘瑾不敢惹,他又将矛盾指向了“寡妇们”,他下令所有的寡妇,必须改嫁,不能呆在家中,成为闲置人员,造成人口资源浪费。
另外,针对死人,刘瑾下令,死后不准开告别会,也不得在家中停灵。不按照官府制度安葬者,直接就地焚烧。
谁知命令一出,全城哗然,刘瑾深怕引出动乱,于是找了个替罪羊,草草了事。
刘瑾被抓后,在家中搜出黄金24万锭57800两,元宝500万锭158万3600两,其他的金银铜器,更是数不胜数。
除此之外,家中还搜出,金甲二副,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狮蛮带二束,金汤盒五百,蟒衣四百七十袭,牙牌二盒,出入皇宫的牌子多达五百块。这些都是皇家用品,可谓“禁品”。
更加可怕的是,刘瑾家中还有一个伪造的玉玺,皇帝才能用的玉带,衮服。经常使用的扇子中,藏有两把匕首。家中还有大批武器盔甲,弓弩。
看到这些东西,朱厚照都吸了一口凉气,大骂到:这奴才是想造反啊。
不久,刘瑾被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