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开创的贞观之治至今仍为人称道。然而这位明君的人生中,却有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他不仅亲手射杀了兄长李建成,更逼迫父亲李渊退位。关于这场政变的功过是非,历史学界至今仍争论不休,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政变后另一段鲜为人知的悲剧。
当李渊被迫交出权力时,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希望李世民能放过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对一位刚刚失去两个儿子的老人来说,这十个孙儿是他最后的慰藉。起初,李世民确实动了恻隐之心。但就在此时,一位谋士在他耳边轻声说:殿下可曾听闻淮南王刘安的故事?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句,彻底改变了十个无辜孩子的命运。刘安是西汉时期的淮南王,他的故事要从汉文帝时期说起。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对弟弟刘长百般纵容,即便刘长屡次僭越礼制,甚至私自称制(这是皇帝专用的称谓),刘恒也只是一味忍让。这种过度的宽容最终导致刘长谋反,事败后被流放,途中绝食而亡。更令人唏嘘的是,汉文帝后来又封刘长八岁的儿子刘安为淮南王,结果刘安长大后同样心怀怨恨,最终在汉武帝时期因谋反被诛。
谋士用这个典故点醒了李世民: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日的仁慈可能酿成明日的祸患。想到十个侄子将来都可能是潜在的刘安,李世民终于狠下心来。当得知十个孙儿全部遇害的消息时,悲愤交加的李渊对李世民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诅咒:你今日杀我子孙,来日你的子孙也必遭此劫!
这句诅咒竟一语成谶。李世民一生共有14个儿子,其中12个都不得善终:有的早夭,有的谋反被杀,更有数人死于武则天之手。到了孙辈,遭遇更加凄惨。纵观李世民的一生,确实应了那句治国平天下易,齐家育人难的古训。
作为帝王,李世民的政治成就可以跻身中国历史前三甲;但作为父亲、作为儿子,他的人生却充满遗憾。这正应了历史作家当年明月的话:有些人适合做好人,有些人适合做好皇帝,能两者兼得的,古往今来实在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