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云南: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创始人
2025-10-09 00:01:11
0

彩云之南的生命奇迹: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十年答卷 在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从憨态可掬的亚洲象到灵动可爱的滇金丝猴,从绚丽的绿孔雀到漫天飞舞的蝴蝶,这些珍稀物种的繁衍生息,正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生动写照。 “动植物王国”的生态密码 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的美誉。虽然其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却孕育着全国近半数的生物物种,许多珍稀动植物更是云南独有的自然瑰宝。 十年来,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亚洲象数量从150头增长到360多头,滇金丝猴种群突破3800只,绿孔雀、白眉长臂猿等旗舰物种数量稳步上升。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华盖木等30种濒危植物,通过就地保护、人工繁育等措施,成功摆脱了灭绝的威胁。 全民守护:从猎人到护林员

在迪庆州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60多岁的余小德每天清晨都会上山,与滇金丝猴“打招呼”。这位曾经的猎人,如今已成为一名生态护林员,对每只猴子的习性和叫声都了如指掌。 “以前我们靠打猎、伐木为生,猴群数量越来越少。”余小德感慨道。如今,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下,滇金丝猴种群从不足500只恢复到2300多只。像余小德这样的护林员,云南全省共有18.3万名,他们守护着山林,也守护着赖以生存的家园。

蝴蝶谷的生态奇迹 每年6月,红河蝴蝶谷都会迎来一场自然奇观——上亿只蝴蝶破茧而出,形成壮观的“蝴蝶风暴”。为了保护这一世界罕见的生态景观,当地政府出台了专项保护条例,邀请专家开展科考研究,并编写科普读物,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意识。 村民吴自文是蝴蝶保护的积极参与者。“蝴蝶是大自然的精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保护行列,蝴蝶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他笑着说。 为绿孔雀按下“暂停键” 绿孔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孔雀,目前仅存约600只,属于极度濒危物种。2020年,云南高院作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叫停可能破坏绿孔雀栖息地的水电站项目。这一判决体现了“生态优先”的理念,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范例。 “这个案例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国际环保组织负责人詹姆斯·桑顿评价道。 洱海重生:海菜花的回归 洱海是大理的母亲湖,海菜花曾是湖中的常见植物,也是白族传统美食的食材。然而,随着污染加剧,海菜花一度绝迹。村民王丰在自家池塘里悄悄种植了几株,希望留住这份记忆。

经过多年治理,洱海水质显著改善,海菜花重新绽放。如今,王丰常向游客讲述海菜花的故事,而环湖生态廊道的建设,更让洱海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傣医药的智慧传承

src= width=100% 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世代守护着水源林,林中蕴藏着丰富的傣药材。“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这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傣族人民与自然相依相存的智慧。 如今,通过林下种植和惠益分享机制,傣医药得以传承和发展,村民们在保护森林的同时,也获得了可持续的经济来源。 守护共同的家园 云南的实践证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关乎自然,更关乎人类的未来。从滇金丝猴到绿孔雀,从蝴蝶谷到洱海,每一个生命的奇迹,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诠释。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人与自然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清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朝代,尤其是康熙帝的治国经历,堪称该朝代最具历史意义的一段。康...
原创 武...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风雨,始终屹立不倒,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在...
原创 如... 诸葛亮一生以谨慎和深思熟虑著称,然而即便是他,在北伐过程中也难免犯错。每当人们回顾诸葛亮因为马谡的疏...
原创 古... 导语:古代汉族人口大迁移的历史影响:从秦朝军力削弱到满汉融合 人口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存续中占据着核...
一年还火爆的三国SLG,玩法超... 大家都知道,现在市面上的SLG游戏多如牛毛,很多玩起来又累又卷,动不动就是逼氪,让人玩得很心累。但《...
原创 朱... 朱元璋两次计划灭掉日本,但都被刘伯温竭力劝阻,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原因呢? 日本与中国的历史恩怨由...
原创 曾... 在三国时期,众多英雄人物相继崭露头角,各自的命运却千差万别。很多人通过战争一战成名,赢得了后世的崇高...
绘画艺术:人物不输山水的傅抱石 尽管傅抱石(1904—1965年)的绘画艺术以山水著称,尽管他的山水开宗立派,所作的人物画是为山水服...
原创 谁... 西达尔富尔的重要城市法希尔沦陷,民兵组织对平民的暴力行为让这座城市变成了人间炼狱。 法希尔的陷落意味...
原创 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非常活跃、极具创新的时代。这个时期,许多学派百家争鸣,形成了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