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底,春寒料峭的时节,解放军第六军十七师接到一项重要任务——清剿盘踞在新疆甘河子一带的马占林叛军。这支叛军虽规模不大,却来历特殊,其前身正是当年在河西走廊残害红军西路军的马家军余部。为掌握敌情,副师长袁学凯亲自率领侦察分队深入甘河子地区。考虑到可能遭遇敌军,他特意调集了四十九团和五十团主力随行,实际兵力远超常规侦察所需。
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战士们踏着积雪向甘河子西部高地挺进。浓重的山雾笼罩着整个山谷,能见度极低。袁学凯举起望远镜,目光如炬地扫视远方。突然,他指向东侧:发现敌情!身旁的战士们立即警觉起来,有人疑惑道:副师长,敌人在哪儿?袁学凯沉稳地指向一处陡峭的崖壁:看见那道如刀削般的悬崖了吗?敌人就藏在下面的山沟里。
天哪!这悬崖比《西游记》里的火焰山还险峻!一位连长惊叹道。另一名战士急切地追问:具体位置在哪儿?袁学凯解释道:注意看山沟里升起的炊烟,那是敌人在生火做饭。他们只安排了一个排的警戒兵力,显然没料到我们会来得这么快。
四十九团团长张江霖立即请战:副师长,机不可失,我们应该立即发起突袭!袁学凯赞同地点头:确实要打,但不能鲁莽。你有什么具体方案?张江霖迅速展开地图分析:从地形看,敌人被困在山沟里,东面是绝壁,西边有条羊肠小道,南面有制高点。我建议从北面主攻,同时分兵封锁西、南两路。
这是典型的'关门打狗'战术。袁学凯沉吟道,但敌情不明,我们兵力有限,强攻恐难奏效。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现在兵力不占优势,需要更稳妥的方案。见张江霖面露困惑,他继续分析:西面山路狭窄,适合设伏。不如佯攻北面,故意留出西侧缺口,待敌逃窜时伏击歼灭。
张江霖恍然大悟:妙计!这样既能减少伤亡,又能全歼敌军。袁学凯随即进行战前动员:同志们,这是我们入疆后的首场剿匪战。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为西路军报仇雪恨!战士们群情激昂,迅速进入战斗位置。
战斗打响后,南北两路部队同时发起进攻。正在用餐的叛军猝不及防,仓皇向西逃窜,结果正中埋伏。在崎岖山路上,叛军的骑兵优势荡然无存,最终被全数歼灭。捷报传来,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欣喜不已:首战告捷,全歼敌军!现在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乌斯满,新疆平叛指日可待!
下一篇:《新五代史》宋元本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