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当邱会作获得保外就医机会时,他得知自己提出的三项生活要求未能实现,情绪激动地表示宁愿重返监狱。这位老将军究竟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最终是否得到妥善解决?
邱会作1914年出生在江西兴国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在这个红色革命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他从小就对共产党怀有深深的敬仰。年仅13岁就投身红军队伍,凭借过人的组织才能和后勤管理天赋,他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宣传队长。无论是战前动员还是物资调配,他都能出色完成任务,成为部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严重的物资匮乏,邱会作始终冲锋在前。他常常带领小分队深入险境,在荒山野岭中寻找可食用的野菜和粮食,为部队解决燃眉之急。他不仅在后援保障方面表现出色,在战场上更是勇猛果敢,多次负伤仍坚持战斗,与战友们同生共死,始终战斗在最前线。
抗战时期,邱会作担任中央军委供给部副部长,成为我军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解放战争打响后,他追随林彪转战南北,从冰天雪地的东北战场,到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再到烽火连天的华中、华南地区,他指挥的部队屡建奇功。
在决定性的辽沈战役中,邱会作率领的第8纵队如同尖刀般直插敌军心脏,成功攻破锦州防线,切断了国民党军的退路。在解放沈阳的战斗中,8纵再次立下汗马功劳。战役结束后,他迅速调兵遣将,完成了对天津、塘沽的战略包围,并亲自指挥了天津攻坚战。
1949年部队整编后,邱会作担任第45军政委,率部参加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和广西剿匪作战。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这是对他军旅生涯的最高肯定。
然而文革期间,邱会作因与林彪集团关系密切而身陷囹圄。1973年被开除党籍后接受审查,1981年被判16年。考虑到他的历史贡献和健康状况,组织决定对其保外就医,安排其定居西安。
初到西安时,邱会作发现安排的住所条件简陋:没有暖气,热水供应困难,距离医院也很远。这与他的期望相去甚远,他当即表示宁愿回监狱。得知这一情况后,有关部门立即重新调整,为他安排了一套40平米的新居,配备完善供暖系统,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医院,这才让他感到满意。
在生活保障方面,组织每月发放150元补助(1985年增至200元),并提供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医疗方面则享受省级医院免费诊疗待遇,确保了他的晚年生活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