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明朝,后来逐渐发展成非常重要的职位。明朝正统六年(1441年),云南发生少数民族叛乱,明英宗派兵部尚书王骥带兵平乱,这是总督首次作为军事指挥官出现。当时的总督只是临时任命的军事长官,和地方上的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没有上下级关系。比如宣大总督管宣府、大同的军务,蓟辽总督负责蓟州、辽东的防务。虽然总督后来变成常设职位,但地位还是比不上地方上的正式军政长官。
清朝沿用了明朝的总督制度,但做了改进,让总督不仅管军队,还要负责地方行政。总督通常由正二品以上的文官担任,比从二品的巡抚级别更高,所以在地方上权力最大。清朝初期总督的设置不太固定,到乾隆时期才正式确定八大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后来清朝末年又增加了东三省总督,最终形成九大总督的格局。
1.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设立于1661年,最早在保定办公,后来搬到天津。管着现在的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还有河南、山东的部分地区。因为紧挨着京城,位置特别重要,所以直隶总督在九大总督中地位最高。这个职位还要兼任北洋大臣,负责保卫京城安全,所以皇帝都会派最信任的人来当。著名的于成龙、李卫、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都当过直隶总督。
2.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管着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四个地方,办公地点在南京。这一带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是清朝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因为地理位置好,通商口岸多,军事和经济地位都很重要,两江总督的权力仅次于直隶总督。1861年设立南洋大臣后,通商事务也归两江总督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些名臣都当过这个职位。
3. 湖广总督
湖广总督管湖北、湖南两省,办公地点在武昌。从明朝开始,这里就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水运发达,是粮食生产和运输的中心。清末张之洞当湖广总督时,大力推行洋务运动,创办了著名的汉阳兵工厂。虽然湖广地区经济不错,但比起云贵那些偏远地区还是要稳定得多。林则徐、李鸿章也担任过这个职位。
4. 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驻地在福州,管福建、浙江两省。1885年台湾建省后也归闽浙总督管。鸦片战争后,这里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区,经济发展超过很多内陆省份。左宗棠当总督时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和船政学堂,为中国海军现代化打下基础。闽浙地区在近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5. 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驻广州,管广东(包括海南)、广西两省。早期这里不太受重视,后来广州成为清朝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对外贸易越来越繁荣,两广总督的地位也跟着提高,成为仅次于直隶和两江的重要职位。林则徐当两广总督时主持了著名的虎门销烟。
6. 陕甘总督
1645年设立的陕甘总督管陕西、甘肃两省,后来还兼管新疆。这里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但因为靠近西北边疆,是清朝驻军防守、平定叛乱的重要地区。所以陕甘总督通常都有很大的军事指挥权。年羹尧、岳钟琪、福康安等名将都当过这个职位。
7. 四川总督
1674年设立的四川总督管四川省(包括重庆),驻地在成都。四川地形特殊,四面环山,交通不便,自古就是战略要地。这里不仅是重要粮仓,还因为地形险要、资源丰富,对稳定统治很重要。著名的四川总督有策楞、丁宝桢、赵尔巽等人。
8. 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管云南、贵州两省,驻昆明。因为交通不便,这里长期比较落后。加上少数民族多,经常发生叛乱,所以云贵总督既要平定内乱又要防守边疆,工作压力很大,在九大总督中地位相对较低。赵良栋、鄂尔泰、尹继善等人都当过这个职位。
9. 东三省总督
这是清朝最后设立的总督,1906年成立,管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驻沈阳。东北是清朝发源地,以前限制汉人进入。后来为了应对日本、俄国的威胁,清朝设立这个职位加强对东北的控制。东三省总督权力很大,三省事务都要向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