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四杰中最年轻的博尔忽家族传奇
在成吉思汗麾下赫赫有名的蒙古四杰中,来自许慎部的博尔忽年纪最轻,战功也相对较少。这并非因为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和另一位四杰成员赤老温一样英年早逝,未能建立更多功业。虽然有些网络文章认为博尔忽家族地位不高是因为窝阔台打压其遗孀孤儿,但事实并非如此。
博尔忽家族在蒙古帝国和元朝时期,始终与木华黎、博尔术家族并列顶级贵族行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四杰中唯一的养子成员,博尔忽家族与黄金家族的联姻最为密切。这个家族三代出了四位王爵,娶了九位皇室公主,更有七位家族女子成为王妃。即便后来出现谋反的子孙,也只是惩处当事人,并未影响整个家族的地位。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显赫家族的兴衰历程。
家族奠基者:淇阳王博尔忽(?-1217)
博尔忽出身于许慎部,在1196年成吉思汗吞并主儿勤部时,被木华黎的叔叔发现并献给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收养。成年后的博尔忽智勇双全,在统一蒙古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与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并称四杰。
博尔忽家族与皇室关系密切有其渊源:他的妻子曾救过年仅5岁的拖雷;他本人也在哈兰真沙陀之战中救过窝阔台。这些救命之恩为家族奠定了特殊地位。
1217年,博尔忽在镇压秃马惕部起义时战死。成吉思汗闻讯后震怒,一度要亲自出征报仇,后经劝解才作罢。作为补偿,赐予博尔忽家族秃马惕部百户为奴。
家族崛起:三代联姻黄金家族
博尔忽有三个儿子:脱欢、塔察儿和术不古儿·忽必来。其中长子脱欢一脉最为显赫。
脱欢之子失烈门(?-1254)随忽必烈南征大理时病逝军中。失烈门的儿子月赤察儿(1249-1311)成为家族中兴的关键人物。他6岁丧父,以孝道闻名,16岁就获得忽必烈赏识成为宿卫。凭借忠诚能干的品质,月赤察儿在仕途上一路高升,最终官至太师、录军国重事。
月赤察儿与武宗海山关系密切,曾支持其夺位。1307年武宗即位后,立即封月赤察儿为淇阳王,成为元朝首位生前封王的大臣。武宗还赐婚海都孙女给他,并追封其父祖三代为王。
家族鼎盛:权倾朝野的黄金时代
月赤察儿有六个儿子,其中长子塔剌海(?-1308)官至中书右丞相,三子脱儿赤颜继承王爵,五子也先铁木儿(?-1323)曾任河南行省丞相。这个时期可谓家族最辉煌的时刻:父子三人权倾朝野,七个儿子中出了三位宰相、两位太师,与皇室通婚频繁,妇皆王女,女皆王妃。
然而盛极而衰。1323年,也先铁木儿参与南坡之变谋杀英宗,最终被处决。虽然家族后来由月赤察儿之孙完都帖木儿继承爵位,但在1335年也因谋反牵连被削爵流放。
历史启示:家族兴衰的密码
博尔忽家族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家族的持久兴盛,既需要奠基者的功勋,更需要后代子孙的持续努力。虽然博尔忽本人早逝,其子孙也多短命,但第四代出了月赤察儿这样的杰出人物,使家族得以中兴。
与同期赤老温家族相比,博尔忽家族的成功在于:一是持续培养优秀人才;二是始终保持与皇室的紧密联系;三是在关键政治时刻站对队伍。这些因素共同维系了这个蒙古贵族世家百余年的显赫地位。